
纸币轻松开手铐 资料图
近日,云南省昆明市有关部门就盗窃嫌疑人邢鲲的意外死亡事件进行通报,称该嫌疑犯系用纸币捅开手铐,用鞋带自缢身亡。在这一死亡结论遭受众多网友质疑后,称邢鲲为传奇。20日,公安方面进行了回应,现场用纸币轻松开手铐。
据媒体报道,在五华区公安分局内,该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一段用一元纸币打开手铐的视频。录像中的人用手抓住手铐,并逆时针拉动,以证明手铐完好。
然后用一元纸币进行不断折叠,之后将折好的纸币插入手铐钥匙孔中,尝试转动了几次,不一会手铐就被轻松打开,整个过程花费时间不到一分钟。
之后,警察将此人双手铐住,该人用同样的方式打开了手铐,整个打开的过程花了一分三十秒左右的时间。
针对“纸币捅开手铐”视频,公安负责人表示该名犯人用纸币打开的手铐就是用来铐住犯罪嫌疑人邢鲲的手铐型号。并称,手铐是约束嫌疑人手臂的一种警械,作用仅仅是约束,而不是防盗。
手铐锁的原理相对较为简单,就是一个较为简单的齿轮反锁机构原理。钥匙的作用就是挑开环反锁机构上的环片,从而将手铐打开。只要掌握了其中的技巧,不仅仅是纸币,就是报纸等其他纸质物品,也能将手铐打开。
警方在多年的办案中,的确发现过类似案例。经试验,有一定难度,普通群众肯定是想象不到的,不过比较有经验的惯犯的确可以打开,录像也可以作证。
笔者不是公安人员,也没有机会体验试用过手铐,因此对手铐的技术原理并不熟悉,能否真的被轻松打开全然不知情。但是对以上演示视频存在不少疑问是:
第一、视频主角身份真实性。公安方面用于“纸币捅手铐”实验的主角,是不是真的普通罪犯嫌疑人,是否事先有过技术指导。
第二、视频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是存心怀疑有关方面,只是目前日益发达的电脑技术,以及华南虎照中的“照片PS技术”,让大家不再全信“所见即真实真相”。
第三、邢鲲是否是巧开手铐的惯犯。据之前的媒体报道称死者邢鲲是“几进几出”的惯犯,但这并不等于他就是能够打开手铐的惯犯,后者还是需要一定技术含量的。
第四、邢鲲自杀动机何在?既然前面已经提到邢鲲是“几进几出”的惯犯,那么对于本次罪不致死的个人行为,他会选择自死的解决方式吗?
第五、手铐易被打开为何公安方面事先没有采取应对措施。据前文公安负责人称,“该局向在押的案犯进行了询问,结果多人表示可以用纸币打开手铐”,果真如此的话,那么昆明公安以及公安部方面为何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是有关方面情况反馈不及时,还是新款手铐采购不力?假设一下,如果在押期间,嫌疑人在自行打开手铐后,出现越狱潜逃或恶性打架斗殴,那么责任在谁?
在广大公众看来,作为刑具的手铐是不容易被打开的,而今昆明公安方面的“纸币捅开手铐”视频,让我们瞬间推翻了这一传统观念,并引发了一系列质疑,由此受到公众质疑是再所难免的,自己被公众声誉所铐也是很自然的。
纸币开手铐:真实版“三枪拍案惊奇”?
云南昆明的一个盗窃惯犯,因为在派出所内离奇死亡,而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人物,他的名字,也在2009岁末被人牢记——“邢鲲”。
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跟进邢鲲案的进展报道,虽然不能前往云南昆明采访,但仍不乏我们对于事件本身的关注和质疑。
如果用眼下一个比较时髦的词汇来说,邢鲲案中警方的做法,真可以说是“三抢拍案惊奇了”!
邢鲲在派出所死亡,如果单从事件性质来说,其实并无稀奇,因为这一情况在某些地方已经出现多次,更何况是“躲猫猫”事件发源地的云南昆明。
只不过,邢鲲死亡的诸多疑点仍然没有解开,任凭家属、媒体、网友如何呼吁,云南警方始终不肯公布全部的监控录象。
一段候问室的监控录象,真的就有那么难,不便公布吗?甚至连死者的家属都不允许看,是什么原因?恐怕难免会让所有脑子正常的人去联想,难道警察有什么难言之隐?还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问题?
其实,也许大家心里都有数而已。
针对越来越多的关于纸币能开手铐、鞋带能自杀的质疑,云南警方还是很周到的,邀请了当地记者观摩了由在押犯人示范的录象,证明一张1元的人民币确实能够将手铐打开。
也许,就算是确实如此吧,但监控录象不全部公开,公众对于这个事件的质疑就会永远存在,因为,云南昆明警方已经不值得信赖。
因为,仍有很多的疑点还没有查清,甚至连警方的回应都已经被质疑:既然能找在押犯人示范开手铐,并且录下视频,那么邢鲲家属提出的录象是警察找人演的这一点,也不是没有可能。
“邢鲲是一个多次进宫的老油条了”……这是前些天,邢鲲舅舅在电话里对我说的,他正在谈着恋爱,还打算结婚,这个时候,只因为盗窃了5万的游戏机,就会自杀吗?不要说其家属不信,包括我们这些外人也很难去相信。
不过,这个有时候就是这样,真相很难去被揭开,因为按照警方的说法:包括监控录象在内的所有证据,都已经被检方封存了。封存意味着什么?别人全都别插手,我们本地司法部门内部解决。
除非有见人潜入昆明警方内部,将录象盗出,否则恐怕很难被都不会公开了。当然,这样做的危险系数之大也远超出想象,这也许意味着,下一个邢鲲没准就要出现了。
云南昆明的一个盗窃惯犯,因为在派出所内离奇死亡,而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人物,他的名字,也在2009岁末被人牢记——“邢鲲”。
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跟进邢鲲案的进展报道,虽然不能前往云南昆明采访,但仍不乏我们对于事件本身的关注和质疑。
如果用眼下一个比较时髦的词汇来说,邢鲲案中警方的做法,真可以说是“三抢拍案惊奇了”!
邢鲲在派出所死亡,如果单从事件性质来说,其实并无稀奇,因为这一情况在某些地方已经出现多次,更何况是“躲猫猫”事件发源地的云南昆明。
只不过,邢鲲死亡的诸多疑点仍然没有解开,任凭家属、媒体、网友如何呼吁,云南警方始终不肯公布全部的监控录象。
一段候问室的监控录象,真的就有那么难,不便公布吗?甚至连死者的家属都不允许看,是什么原因?恐怕难免会让所有脑子正常的人去联想,难道警察有什么难言之隐?还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问题?
其实,也许大家心里都有数而已。
针对越来越多的关于纸币能开手铐、鞋带能自杀的质疑,云南警方还是很周到的,邀请了当地记者观摩了由在押犯人示范的录象,证明一张1元的人民币确实能够将手铐打开。
也许,就算是确实如此吧,但监控录象不全部公开,公众对于这个事件的质疑就会永远存在,因为,云南昆明警方已经不值得信赖。
因为,仍有很多的疑点还没有查清,甚至连警方的回应都已经被质疑:既然能找在押犯人示范开手铐,并且录下视频,那么邢鲲家属提出的录象是警察找人演的这一点,也不是没有可能。
“邢鲲是一个多次进宫的老油条了”……这是前些天,邢鲲舅舅在电话里对我说的,他正在谈着恋爱,还打算结婚,这个时候,只因为盗窃了5万的游戏机,就会自杀吗?不要说其家属不信,包括我们这些外人也很难去相信。
不过,这个有时候就是这样,真相很难去被揭开,因为按照警方的说法:包括监控录象在内的所有证据,都已经被检方封存了。封存意味着什么?别人全都别插手,我们本地司法部门内部解决。
除非有见人潜入昆明警方内部,将录象盗出,否则恐怕很难被都不会公开了。当然,这样做的危险系数之大也远超出想象,这也许意味着,下一个邢鲲没准就要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