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亚夫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5日
十年前,有一个话题困扰着很多中国人。那就是中国正准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在当年的11月11日,中国人在入世协议书上签了字。
入世之后,中国到底会出现什么情况?经济能否经受住外部世界的考验?当时,人们有许多担心,也有很多具体问题。比如,农业会怎样、弱势产业会怎样、民族工业会怎样、金融服务业会怎样、整个中国的经济走向会怎样,等等。
今天,十年过去了,回首以往,我们就这些依然热门的话题,约请当年参与决策咨询的专家,以及相关部门的学者和业界分析人士进行再探讨、再追问。看看这十年来,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有哪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与挑战。
总的来看,入世十年可谓黄金十年。就主要经济指标而言,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在结构上,无论是国际贸易、国内产业布局,还是弱势与敏感产业的保护,该守的红线基本守住了,该发展的行业门类基本都有惊人的发展。
可以说,这十年,是中国经济巧妙利用第三次全球化浪潮的有利时机,成功实现弯道超车的第一步。中国不仅成了第一贸易大国、世界工厂,成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更重要的是,中国重新回到了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成了影响全球的最大生产者。
这是近二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变化,也是中国社会历经三千年之巨变以来的响亮福音。
想当年,中国人在一条入侵中国的兵舰上,与英国人签订了屈辱的《江宁条约》。这虽然也是一份与贸易有关的条约,但是无论从其内容还是形式看,都是中国社会步入百年痛苦的渊薮,也是中国人挨打、挨饿、挨骂的肇始。
而事过一百六十年,在多哈签署的这份长达1500页的入世协议书,则完全改变了历史的进程。用时任WTO总干事麦克·穆尔的话说,中国加入WTO是21世纪最重要的时刻。中国加入WTO对世界政治经济安全的安排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以,一份贸易协议,并不只是做生意那么简单啊。
比如,据专家研究,入世十年来,中国经济虽然如虎添翼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因为,中国经济正在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正在从互补向竞合转化。这将会大大增加经济摩擦和贸易摩擦。
现在,已有迹象显示,在一些知识、技术、资本集成度高的领域,外资有利用各种手段遏制中国企业向高端发展的倾向;在一些影响国计民生的产业,外资也有利用各种商业手段蚕食中国本土企业传统市场的苗头。而在亮丽的经济数字后面,形势还是很严峻的。
有鉴于此,我们今天对入世十年提出再追问,就是想居安思危、防患未然,把话题挑出来,供大家思考。当然,作为WTO重要成员,继续扩大开放,对中国和世界都是利好。因此,在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WTO精神下,开展良性竞争,仍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