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网 作者:邓海建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1日
11月29日,记者从世界奢侈品协会证实,“大概在一个月前,贵州茅台曾给协会打电话咨询进入全球100强奢侈品榜单事宜,随后双方还就一些资料进行了邮件往来”。但由于该消息传播造成的负面影响,茅台暂停与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接触。协会负责人亦表示,茅台入奢够格。(11月30日《京华时报》)
茅台很纠结,既不反对外界称之为“奢侈品”,又羞于自己承认自己是“奢侈品”。消息要追溯到上周,有媒体报道称,茅台集团旗下贵州天朝上品酒业(国际)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袁进先生表示,现在飞天茅台国内部分城市的零售价达到2100元一瓶,但这还不算什么,3年内飞天茅台的零售价或将突破5000元一瓶。袁进还透露,茅台将向相关国际评选组织申报“奢侈品资格”,成为国际奢侈品。“国酒茅台”叫惯了,念起来还真有点热血沸腾的虚荣感,听闻其忽然要换个行头、告诉你“一般人消费不起”了,还真有点小伤感。
这年头,不谈钱才是真伤感情。至今仍令公众津津乐道的是,茅台发展历史上“里程碑式人物”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名誉董事长季克良曾这样明确表示,“我一直的主张都是要让老百姓喝得起茅台酒。”现实呢,比如你可能惊诧于890万元的天价,但不幸的是,一瓶1992年产“精装汉帝茅台酒”的拍卖成交价就是这个数字。有多少老百姓真能喝得起茅台酒呢?更有意思的是,寄寓在茅台酒上的人际关系与官场哲学、文化异化与价值整合,据说已经成为一门玄妙精深的“茅学”。
茅台可以成为奢侈品吗这个问题就像一个已经早恋的孩子问父母说,我真的可以恋爱吗?孤立地看,茅台不就是一瓶酒,可以是下里巴人、也可以是阳春白雪,甚至还可以代表月亮神去占领国外的白酒市场。因此,很多忿忿者反问:茅台为什么不可以成为奢侈品?茅台凭什么就不能成为中国版的轩尼诗、人头马、马爹利?这一问,慷慨激昂。仿佛潜台词就是说,不让茅台成为奢侈品纯属“羡慕嫉妒恨”。
白酒奢侈也好、普通也罢,反正是企业的定位,无可置喙。真正的问题是,已经成为奢侈品的茅台,为什么没底气成为“LV”?这个问题,茅台将之推为“舆论压力”,背后的真实逻辑在哪里?答案很简单,茅台的营销策略,起码很大程度占了“国酒”的光。“国”是什么意思?这是一种意识形态明显的标志,在其商品属性之外,附加了更多群体道德上的美感。譬如说“国情”,估计还没到可以奢侈的地步;那么,“国酒”领先一步,自己能不心虚吗?
我们常说,做最真实的自己。做酒如做人。一会儿要以平民属性营销,一会儿又要以奢华身份混迹,都是为了赚点银子,哪个便利自然选择哪个。从这个意义上说,茅台拒绝了继续接洽“奢侈品”的策略,谁说不是很经济的事情呢?它和企业转型有“神马”关系、和舆论暴力又有“神马”关系?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