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价值中国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1日
随着中国对全球经济影响的不断扩大、军备能力的不断增强,美中之间的竞争在所难免。两国领导人对此表示乐观,断言这种竞争是可控的,不会导致威胁全球秩序的冲突。
大多数学者并不这么认为。从历史经验看,中国的崛起的确将对美国构成挑战。崛起的大国会在全球体系中寻求更多的权威,而实力下降的大国往往不会不战而告输。此外,考虑到中美政治体制的差异,悲观主义者认为两国交战的可能性很高。
我信奉现实主义政治。西方学者因为我的政治观点给我贴上了“鹰派”的标签。其实我只是从不高估道德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罢了。但现实主义并不意味着政治家只该关心军事和经济实力。实际上,道义对塑造各种政治势力的国际竞争并决定谁胜谁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个结论是我从管子、孔子、荀子、孟子等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家的思想中总结出来的。他们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当时的中国四分五裂,诸侯国为争夺领土展开残酷的厮杀。
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期。各派思想百家争鸣,竞相争夺意识形态主流和更大的政治影响。但他们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十分一致:政治影响力的关键在于政治权力;而政治权力的核心属性是符合道义的领导力。从长期来看,那些坚持依道德规范行事的统治者往往能赢得最终的领导权。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但这位残暴的皇帝早早断送了他的王朝,比起后来的汉武帝实在逊色许多。后者将法家的现实主义和儒家的“软实力”相结合,实现了从公元前140年到公元前86年长达50多年的统治。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认为,领导方式有三种:王道、霸道和强道。王道在于赢得国内外民众的心;强道建立在军事实力的基础上,不可避免要制造敌人; 霸道则介于二者之间:对国内民众和国外盟友都不欺骗,但往往不考虑道德,并对非盟友使用武力。诸子百家普遍认为,王道永远胜过霸道和强道。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