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中国金融频道>> 金融监管>> 证监会动态 >> 正文内容

中国证监会否认国际板传言 专家:时机未成熟

来源: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1日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国际板推出时机目前还不成熟

    昨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中关于国际板的传闻并不属实。记者采访的部分专家也表示,推出国际板的时机目前还不具备,短期内国际板不适宜推出。

    受一则国际板马上要走内部流程,技术方案对接和上市流程已拟定好的传闻影响,昨B股指数出现跳水,两市A股指数也随之跌幅扩大。在此前的11月16日,关于国际板随时可能推出的消息曾一度袭击市场,当天除国际板概念飘红外,其他板块尽数飘绿,市场波动明显增大。

    “中国目前推出国际板的时机还不成熟,尤其是监管机构目前还没有就国际板的定位做出表态,所以目前谈论国际板仍然为时尚早。”著名经济学家、北京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认为,中国是需要推出国际板的,但要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推出。目前国际板迟迟未能推出的原因是中国股市仍有制度变革上的问题未能解决。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板的推出需要比较好的国内、国际资本市场环境“烘云托月”,需要有一个平稳的窗口平台。目前来看,国内资本市场投资者信心低落,而国际上欧美主权债务危机闹得人心惶惶,国际资本市场环境险象环生,因此,在这种环境下,贸然推出国际板不合时宜,时机不具备。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曹和平日前也表示,国际板已酝酿了很长时间,目前看,除非有重大决策,否则年内推出国际板几率不大。

    今年以来,国际板一直是市场热议的话题。任何关于国际板的消息都会引起市场不小的波动。而监管部门对此也非常谨慎。虽然不断有推出国际板市场的消息传出,但均被否认。年内推出国际板几无可能,已达成业内共识。

    那么,国际板对A股市场的冲击究竟有多大?高华证券曾发布研报称,国际板推出对A股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可能有限。鉴于负债和融资需求较低,研报认为,国际板潜在上市企业IPO规模可能为10亿至40亿美元。假设2011年底前有3-4家企业在国际板IPO,那么意味着总融资规模最高为人民币1100亿元。与此前预计的2011年IPO规模和股权融资总规模(人民币4700亿元-8400亿元,不含国际板)相比,潜在影响可能较为有限。此外,如果市场依然疲弱,则IPO计划可能也会相应调整。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侯捷宁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