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易观国际Enfodesk产业数据库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蓝皮书》显示,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经过10年的发展,年度交易规模已经接近6000亿,成为中国金融支付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底层支撑力量和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
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经过多年研究总结,将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发展总结为如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出现一类新的模式推动市场发展,而原有的模式也继续存留在市场中:
服务于交易的支付网关模式(1999至今)
支付网关的模式即最基本的第三方在线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厂商是各家商户和银行之间连接的“中转站”,能够有效的提升电子支付连接的效率,并从逻辑架构上降低搭建支付系统的成本。之所称其的价值为“服务于交易”,是指,支付网关模式是服务于已经达成交易的资金支付,即交易是前提,一般第三方支付厂商在交易流程中几乎没有体现。支付网关模式是最普遍的第三方在线支付模式,所有第三方在线支付厂商都提供该模式,但由于其属于被动响应的服务方式,因此其发展速度受限于应用市场的发展程度。至今该模式仍在广泛使用。
促成交易的信用中介模式(2004年至今)
易观国际的研究认为,真正推动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的模式,是2004年开始出现的信用中介模式,该模式由支付宝首创,支付宝也快速成为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绝对领先者。信用中介模式的价值在于促成交易,中国互联网交易信用体系一直不健全,而信用中介的模式能够通过第三方介入的模式有效解决在线交易中的信任问题,真正实现促成交易。随着这一瓶颈的突破,中国网上零售市场得以飞速发展,而信用中介模式的第三方在线支付方式也迅速成为主流,也培养了最广泛的使用人群。信用中介模式的使用前提是用户需要注册一个虚拟账户,虚拟账户的出现也大大提升了用户在线支付操作的便捷性,成为了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用户认知度最高的支付方式。除了创立该模式的支付宝外,腾讯旗下的财付通也在2005年底以信用中介模式进入第三方支付市场。在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除支付宝和财付通外,其他的厂商由于没有理想的商户平台,均没有成熟的信用支付模式应用。
创造交易的便捷支付工具模式(2009年至今)
便捷支付工具模式的重点在于工具,即支付账户或者电子钱包成为了用户经常使用的具有工具属性的应用之一。便捷支付工具模式有两个方面的体现,一是基于互联网的支付工具,支付宝在2008年注册账户达到1亿、2009年中达到2亿之后,已经具备了中国互联网基本应用的属性,即与QQ等IM软件、电子邮箱一样成为中国网民上网必用的应用之一,而支付宝面向个人用户集成的公共事业缴费、信用卡还款、转账收款、电信缴费等功能则是用户主动使用支付宝的重要动因,也由此具有创造交易的价值;便捷支付工具的另一个体现则是基于手机客户端的移动支付业务,随着中国3G时代的逐步深入,手机支付业务将会日趋成熟,支付应用与终端用户绑定得更加紧密,工具属性也将更加明确。支付宝在2009年下半年相继推出了面向主流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手机支付客户端,将是未来手机支付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易观国际的2010年十大预测之一即是移动支付市场将首先由第三方在线支付厂商的个人支付账户推动发展。
综上所述,易观国际的研究认为,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发展已经经过了前两类模式的加速助推,虽然现阶段信用中介以及支付网关模式也仍是市场份额最大的模式,但未来便捷支付工具的模式将是该市场加速发展的最强推动力。(作者为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