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虔城车市 >> 正文内容

冲刺第四季度销量 车商大打车贷促销牌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9日

    “第四季度车贷会成为主打。”记者走访多家4S店发现,尽管车价有所缩水,但是车贷促销的广告仍然满天飞,“0元把车开走”、“你买车我付款”等促销信息让人眼前一亮。而今年小排量车成交量下降,中级车渐成主角,这就使得车贷比例明显上升。

  车贷比例明显增加

  10月以来,南昌车商在加大价格促销的同时,“车贷”大战也悄然打响。记者了解到,许多厂家和经销商均推出了不同程度的贷款购车优惠,今年四季度选择贷款购车的用户明显比往年增多,大约占三成。

  记者从某4S店了解到,近期举办贷款购车零利率活动,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顾客通过向中行、招行和建行申请信用卡贷款或向金融申请抵押贷款这两种方式申请1-3年贷款期限购买,在活动期间与有关经销店签订贷款购车协议,并获得该金融机构的贷款批准,均可享受贷款期限内“零利率”待遇,此后每月还贷只需要支付本金,无须支付利息。

  记者另从多家4S店了解到,车市转淡,优惠也有一定程度的缩水,因此车贷仍然成为各家店吸引消费者的促销法宝。考虑到年底很多消费者急于买车,而缺少现金的消费者为了提前买车回家,类似‘零利率’、‘零月供’的车贷促销将会走俏年底车市。

  “之前一直想买,刚好厂家推出了贷款优惠,干脆就出手了,万一明年利息调了,都不一定有现在这么优惠。”刘先生在了解了“零利率”贷款后下定了决心。

  中高端车型占比大

  价位在多少的车型贷款比例最大呢?某4S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年轻白领有购车需求,但是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生意人不愿意把大笔钱投入购车,希望资金流动起来。这两种人用汽车金融贷款买车的最多。”据了解,目前车贷业务只占经销商月销量的10%左右,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贷款购车存在三个特点:一是中高端车型按揭购车比例较高,通常是20万元左右的车型;二是首次购车人群中选择按揭购车的比例并不高;三是10万元以下的经济型车的消费者对车贷的接受度最低。

  一些消费者因为将大部分资金投入了收益回报甚高的股市、基金,手头现金较少,主动要求经销商帮助办理购车贷款业务。他们认为,既然贷款买车现在有很多优惠,那就把手头现金更多地投入股市赚钱,这样更为划算。

  相比银行贷款,汽车金融公司以前一直不占优势,因为汽车金融贷款不仅利率比较高,还要收取一定的服务费。但今年以来,车市持续低迷,不少车商在“车贷”方面给出优惠,“零利息”、“零首付”等就是车商或各汽车品牌汽车金融的“杀手锏”,具体还有各种不同的贷还款组合方案可选。而且,汽车金融公司的审批条件较宽松,且比银行快很多。“一般10-15分钟就能批下来,银行最少1天。”某4S店负责汽车金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加上最近不断推出的优惠活动,目前办理车贷的用户80%以上选择汽车金融公司。

  特别提醒

  “零利率”≠最低

  对于车商推出的各种车贷优惠,并不是有“零利息”、“零首付”等字眼就表示划算,而是要弄清楚其背后有什么限制和额外费用。据记者了解,车商打出“零利率”牌,主要是为了降低购车门槛,在淡季中尽可能多地争抢到一些客源,对于消费者,无息贷款买车最大的好处不是省钱,而是以较低的成本尽早开上车。

  以一辆报价为12.6万元的汽车为例,贷款期限1年,首付3.78万元,贷款8.82万元,经销商送一年利息7000元,但消费者不能享受该车型现金购车减5000元的优惠,还要交2000元服务运作费、800元杂费、2520元抵押金、2500元保险费等,算下来,选择“零利息”贷款购车比一次性付款购车要多掏2000余元。

  当然,现在也有一些汽车品牌的汽车金融不收手续费,推出的各种车贷组合方式也比较灵活,对于一些资金暂时不宽裕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很诱人。有专家提醒,消费者在买车时,要仔细衡量车辆目前的实际售价与贷款购买后总体车价的差额。“值”还是“不值”,要根据自身情况来衡量。(文/本报记者涂玉娟)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责任编辑:涂玉娟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