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吴晓灵:中国现在不必去救世界 也救不了世界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严婷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9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冶方科学基金会理事吴晓灵昨日在无锡表示,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与制度改革同步的缓慢复苏的时代,但中国应继续以做好自己的事情为重点,“中国不必去救世界,也救不了世界”。

  吴晓灵是在昨日于无锡举行的第十四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颁奖大会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体制改革高峰论坛上做出上述表示的。不过,吴晓灵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强调,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能“隔岸观火”,因为一旦欧洲出问题,中国也将身受其累,但救助欧洲的前提条件是必须保证我们的投资安全。

  对于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吴晓灵在当天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当前的金融危机是自1971年全球进入信用货币时代后积累的矛盾的集中爆发。当今世界继续实施财政、货币的扩张政策,难以为继。而各国政府和全球的政治家面临严肃财经纪律、安抚民意、维持经济增长与就业的“三难选择”。

  对于世界经济的近期形势,吴晓灵表示:“问题都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缺少共识,新的货币体系,新的世界治理规则需要共同建立,中国面临参与世界治理改革和国际规则制定的机遇。”

  她预计,世界经济复苏,快则3~5年,慢则5~10年。而中国经济放缓在2012年是大概率事件,但其增速在全球看来还是快的,财政赤字和物价是可控的。外需减少会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更大的转型压力。落实“十二五”规划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会使一些产业减速。房地产调控,高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发展速度调整会减少投资拉动力。

  与此同时,中国对世界经济也无法“隔岸观火”。

  “欧元的崩溃对欧盟和全球都是灾难,维护欧元是全球的共识。如果主权债务危机不能解决,大量银行持有主权债务,带来的是银行危机。”吴晓灵表示。

  在她看来,尽管欧盟峰会此前提出了解决欧元区债务危机的三方面措施(EFSF扩容、银行业注资、希腊债务减记50%),但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欧盟提出了对银行业注资,但是钱从哪里来?4400亿欧元的欧盟金融稳定基金将被扩容到1万亿欧元,怎么筹集资金?新兴市场国家援助欧元区,怎么能确保投资安全?

  吴晓灵认为,中国应继续以做好自己的事情为重点,发展经济,造福人民,以此对世界发展做出贡献:“我们现在不必去救世界,也救不了世界。”当然,她指出如果中国要投资欧元区资产,那么前提条件是“我们要保证自己的投资安全”。

分享: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