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8日
今年是我省柑橘生产的大年,从省农业厅传出消息:“几乎每个果园均硕果累累,且坐果均匀,出现了历年来少有的优质丰收景象。”然而,在我国柑橘产量增长10%的背景下,我省柑橘销售集体遭遇卖难。目前,安远脐橙销量只有总产量的七分之一,南丰蜜橘当地收购价比往年下降三成。
按照经济学的规律,商品供应增多,价格难免下滑。但是,对我省柑橘产业而言,特别是对产业化程度最高、名头最响的赣南脐橙和南丰蜜橘来说,出现这种强度的滑坡就不正常。
从外部环境看,2010年我国人均消费柑橘13公斤,世界平均水平是17公斤,差距比较明显;虽然我国柑橘汁人均消费量低,仅为欧美发达国家的零头,但是我国发展速度快,达到20%,而且国内作为橙汁加工用的冷冻橙汁,95%依赖进口。因此,如此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化解10%的增产不是难事。
从内在品质看,赣南脐橙和南丰蜜橘都具有其他柑橘品种难以匹敌的优势。北纬30度被誉为世界脐橙生产带,由于具有适合脐橙生长的气候加上土壤富含稀土,赣南恰似脐橙生产带上的璀璨明珠,世界少见,中国唯一。其酸甜浓郁的风味特别对东方人的口味。而南丰蜜橘历朝历代都是贡品,斯大林封它“橘中之王”,温家宝称赞“南丰蜜橘是金牌”,品质优越,地位高贵。它们本应是市场上最抗跌的产品。
因此,造成赣南脐橙和南丰蜜橘卖难,原因不在外部而在自身。
赣南脐橙以信丰、安远、寻乌三地品质最佳,但这三地都主打自己的品牌,甚至其中的主产乡镇也注册品牌,这就削弱了赣南脐橙品牌的影响力。其他县市的脐橙优质率偏低,残次果适合橙汁加工,却偏偏混装在一起,打着赣南脐橙品牌卖鲜果,这又进一步破坏了赣南脐橙的市场形象。近些年,赣南脐橙产量与价格背道而驰也就不足为奇。
南丰蜜橘除了存在上述问题之外,还遭遇外地产品的侵蚀。南丰蜜橘是我省第一个地理标志产品,受国家专项保护。这有两层含义:南丰县之外的蜜橘不能打南丰蜜橘品牌;南丰蜜橘品质具有地理特质,外地模仿复制,品质难以保证。然而,周边的县正在大力推广种植南丰蜜橘,南丰蜜橘受到大量非原产地产品的严重冲击。这些非原产地产品虽然号称“杨小26”的后代,但是“皮薄、无籽、化渣、酸甜、独特风味”五大特点占不到两项,消费者已有反映,其总体品质甚至不如我省柑橘的后起之秀——新余蜜橘。搞跨国推销,也只是权宜之计,东一榔头西一棒,如何占领市场?浸药储藏,期待春节,办法老套。由于品相不佳,风味尽失,每每被沙糖橘迎头痛击。
如果柑橘产业不能实现同一品牌、统购统销、深化加工、整体营销,丰收就难卖将周而复始,难以根除。
不仅柑橘如此,我省不少农产品也面临这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