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8日
本报宜春讯(记者胡光华 通讯员周德根)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宜春市袁州区医药工业园的金特建材有限公司采访时得知,该公司研发、生产的纤维增强硅酸钙板,成为该类产品的国家标准。近年来,袁州区着力打造“科技型园区”,支持、引导入园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现在,一批像金特建材一样的“科技之星”闪耀在医药工业园,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今年1至9月,该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8.51亿元,同比增长37.0%;利润收入2.67亿元,同比增长88.2%;上交税金3.95亿元,同比增长24.8%。
袁州区在做大医药工业园的过程中,始终以项目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形成了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主,以精细化工、新型建材、机电等产业为辅的发展格局。目前,入园企业123家,其中投产企业51家,在建企业72家。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袁州区制订科技创新实施方案,出台了具体的措施。从去年起,区本级财政按预算的1%安排科技经费,并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基金300万元,同时在企业人才引进、科技研发、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作为主导的医药产业,济民可信、百神药业、海尔思等已成为这一产业中的科技明星。目前,这些企业生产、经营的品种达1315个,其中国家一类新药2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7个,金水宝胶囊、灵芝浸膏等还成为全国独家品种。
科技引路,使园区精细化工、新型建材、机电、锂电新能源等产业也向着高科技领域快速成长,出现了一批光彩夺目的“科技之星”,带动着园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目前,园区有6家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联合建立了1个省级研发基地、5个市级研发基地。飓风化工承担的课题“催化合成乙撑胺新工艺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乙撑胺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远大生物生产的二聚酸主要是对外出口,成为我国二聚酸出口量最大的企业,“二聚酸产品改进与增产”项目已列入了国家星火计划。此外,江特锂电、本源新材料等企业在锂电新能源产品研究中都有自主创新技术。据统计,1至9月,高新技术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