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高层声音 >> 正文内容

尚福林:特别要做好地方平台贷和房贷风险防控

来源:中国银监会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6日

    为提高银行业监管有效性和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银监会举办第二期优秀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


     近日,银监会举办2011年第二期优秀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银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尚福林出席开学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

    尚福林指出,举办这期培训班,就是要体现党校姓“党”的特色,利用党校这个平台学以致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把中央有关要求和改革创新精神贯彻落实到银行业改革发展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围绕主题和主线,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以科学发展观思考、研究、解决银行业监管重大战略问题,转变银行业发展方式,提高监管有效性和银行业的科学发展和稳健经营。

    尚福林强调,理论学习,要始终联系银监会实际,对涉及银行业改革发展和有效监管的重大战略问题进行认真深入研讨,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分析,未雨绸缪,着力加强重点风险管控,切实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尚福林要求,银监会系统要进一步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优秀中青年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着力加强“六个方面能力”建设。

    一是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和弘扬优良作风为核心,全面提高年轻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对党忠诚,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会党委的各项规定。

    二是大力提高预见和洞察能力。要始终坚持站在全局高度谋划银行业监管和银行业工作,以前瞻的视野和科学的预判,敏锐准确把握经济走势出现的趋势性变化,自觉做到提前谋划,准确预测风险的趋势、水平和发展方向,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风险,确保银行业科学发展和稳健经营。

    三是大力提高判断能力。要培养对风险的准确判断能力和处置能力,对银行业整体经营形势和主要风险、个别银行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环节做出恰当判断,要分清银行风险是流动性风险还是清偿性风险、是单体机构风险还是区域性风险乃至系统性风险,提出处置建议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当前特别要做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理财业务、影子银行等主要风险的防控工作。

    四是大力提高执行和控制力。银行监管者必须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会党委的各项工作部署,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有效地将其转化为具体措施和手段。严格执行纪律,不助长老好先生和好人主义,敢于揭示问题、面对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敢于唱黑脸、敢于碰硬、不断“长骨气”;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统一思想,步调一致,不断“长正气”。

    五是大力提高团结协作能力。要树立全会“一盘棋”,大力提倡团结协作、和衷共济的理念。银监会系统上下之间要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涉及重大问题要及时汇报。要继续推进干部交流合作,形成上下之间、各局之间、与银行机构之间的定向交流机制,促进大局意识,消除本位意识。年轻干部尤其要要讲团结,讲大局,注重换位思考,妥善处理矛盾,积极寻求协作,倡导团队精神。

    六是大力提高学习能力。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既要联系银行业监管和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实际来学习、理解、领会理论,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把握理论的精神实质,又要善于运用学到的理论来指导银行监管工作的实践,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通过学习,积聚新的知识力量,焕发更大的工作热情,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银行业监管的有效性,为推进银行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各银监局和银监会管理的资产管理公司,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共计42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参加培训。

分享:

来源:中国银监会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