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房市经纬 >> 正文内容

南昌楼市上周成交量创新低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3日

    历经19个月持续的房地产调控之后,全国房价终于开始停涨回落。根据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环比下降的城市已经高达34个,与此同时,70个大中城市的价格平均环比指数年内首次出现负增长。全国房价大面积停涨回落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楼市拐点已经出现。而处于三线城市的南昌楼市,虽然10月份南昌新建住宅价格同比仍然上涨5.6%,但环比却连续两个月出现了下跌。

  经历一年多的楼市调控之后,终于显著成效,随着降价潮的蔓延,全国房价的加速下行的趋势已经十分显著。而南昌房价下跌再次降低了购房者对市场未来预期,持币观望加重。而由此带来是楼市周成交量连续三周下跌,创2011年新低。上周(11月14日~20日),南昌新建住宅周成交量仅为177套,总成交面积仅为1.8万平方米。成交量的下跌,房价的全面下行将再次刺激购房者持币观望。在房价下跌,成交量下跌的同时,楼市库存量却创新高,库存压力、资金链的压力将给开发商带来巨大压力,以价换量将成为楼盘营销的主流。

  上周新建住宅仅成交177套

  据南昌房地产信息网数据显示,上周(11月14日~20日),南昌市新建普通住宅共成交177套,日均成交约25套,环比下跌13%;新建商品房住宅成交总面积约为1.8万平方米,环比下跌22%。南昌市区非住宅产品周成交总套数为818套,环比涨幅207%,成交总面积约为5.3万平方米,环比上涨165%。

  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长期量跌价升的现象在这两周出现根本性的扭转,南昌房价开始出现了下跌。房价的下跌更加影响了购房者对市场下跌的预期。购房者的深度持币观望让南昌许多住宅楼盘营销中心门可罗雀。从数据上看,南昌十一个区新建住宅成交量都不超过50套,说明整个楼市,无论是市郊,还是市区都呈现低迷态势。而另一方面,新建住宅的限购以及南昌城市商业价值的不断上升,让投资者更多将资金投入至商业地产,红谷滩的写字楼和商铺的租金不断飙升,让投资者看到了商业地产的升值潜力,商业地产的成交量一直呈现较稳定的态势。上周数据显示,南昌市区非住宅产品共成交818套,成交总面积为5.3万平方米,与普通住宅市场形成剧烈的反差。随着南昌城市价值的不断上升,在住宅价格越来越回归理性的情形下,商业地产成交将成为南昌楼市的焦点。”

  库存高 观望多 倒逼房价下跌

  房价的下跌加深了购房者的观望情绪,另一方面开发商受年底业绩和销售回款压力,近期大量推盘上市,让南昌楼市目前住宅库存量创新高。据南昌房地产信息网数据显示,南昌市区住宅可售套数为11682套,可售面积约为133万平方米。按目前南昌楼市的成交态势,消化如此多的库存量要一年的时间,而年底将近,源源不断的市场货源将持续进入市场,楼市库存量还将持续增加。住宅库存量创新高,将让购房者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这样或将倒逼房价下跌。

  受市场的压力,南昌楼市由个别楼盘房价大幅直降引发了整体市场的房价下跌,上周许多楼盘都在价格出现巨大优惠的前提下开盘,一些项目价格优惠力度甚至达到8折,而新盘价格则出现了理性定价,短时间内南昌房价出现一个大幅回落的态势。

  在南昌,短时间内价格回落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金九银十”落空后,许多项目开始将销售压力放在在11月,因此11月份低价开盘项目增多。另一方面,房企销售压力倍增,上市房企急于达成业绩、中小房企急于资金回笼,价格开始出现实降和直降。同时万科、龙湖等品牌房企掀起的降价潮,虽然仅存在于一线城市和重点二线城市,但给全国市场带来的连降效应是明显的。消费者更加坚定的观望态势快速弥漫,带动了南昌房价的下滑。

  进入10月份,全国房价出现了此次宏观调控以来的转折点。对于购房者来说,房价进入实降阶段后,短期内观望情绪还会更加浓厚。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10月全国住宅销量环比下降25.4%。在房价环比下降趋势刚刚形成之际,年底购房者的观望情绪可能会达到一个顶点,这意味着成交的转折点还要较价格变化延后,量随价动的过渡期间要长于以往。而对于开发商而言,只能顺势而为,在巨大的库存压力和资金压力下,开发商只能采取以价换量的方式实现销售目标。为了抢夺市场先机,房企在年底前将会加大低价推盘力度、降价促销。但随着以价换量难度的加大,一些失去市场先机的房企,将不得不将房价一降到位,房价或将出现新一轮的下跌。

  文/记者廖林立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责任编辑:廖林立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