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油价上涨将传向CPI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王维波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9日

  国际原油价格最近又活跃起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上涨尤为明显。10月初以来,从约75美元/桶的低点一路上涨至100美元/桶附近波动,涨幅达30%。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在100美元/桶以上高位振荡,目前价格约在108元/桶。油价的上涨终将会传导至CPI。

  受美国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欧债危机以及新兴经济体需求等因素共同影响,预计未来国际油价或在100美元/桶附近波动。不过,今日原油已不仅仅是一种大宗商品,它的金融属性日趋明显,因此大幅波动或成常态。在目前我国通胀预期下降的背景下,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显然成为一首不和谐的插曲。

  具体来看,一是我国进口原油依赖度超过50%,去年全年进口原油达2.39亿吨,今年1-10月累计已达2.09亿吨;二是我国化工行业规模庞大,2010年我国化学工业产值达5.23万亿元,按汇率折算已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所以,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很快会传导至我国,影响范围从石油的上游炼化开始逐步放大,直接影响PPI并最终部分的反映到CPI上。

  我国目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是有控制的、间接与国际油价接轨,即在一定时间内(22个工作日),国际油价涨跌超过一定幅度(4%),我国成品油价格将进行适当调整。自上次调整成品油价格以来,从国际油价上涨的时间和幅度看,可能很快会开启新的调价窗口,届时成品油价格有上调可能。

  如汽油、柴油等成品油价格上调,将直接影响CPI。目前交通和通信类商品占CPI比重为9.95%,相比食品和居住类商品价格所占比重,这一数值并不大,但油价上涨会影响PPI。石油产业链异常庞大,从塑料、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化纤等,一直到最终消费品。当前实体经济去库存化仍在进行,油价向下游传导存在一些阻力,但经过一些中间环节和时滞后,终会影响CPI。尽管通胀预期下降,这也应引起注意。

分享: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