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邓杭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9日
本报讯(记者邓杭) 昨天,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在北京签订了国际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区勘探合同,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获得了第二块具有专属勘探权和商业开采优先权的国际海底合同矿区。
据悉,此次勘探合同的签订,是大洋协会继2001年在东北太平洋国际海底区域获得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后,获得的第二块具有专属勘探权和商业开采优先权的国际海底合同矿区。
据了解,2010年5月7日,国际海底管理局通过《“区域”内多金属硫化物探矿和勘探规章》后,大洋协会率先向管理局提出矿区申请;2011年7月19日,国际海底管理局理事会核准了大洋协会提出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区申请。大洋协会据此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了为期15年的勘探合同,合同区位于西南印度洋洋脊,面积1万平方公里,限定在长度990公里、宽度290公里的长方形范围内。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