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刘世平 邱善禄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9日
初冬,赣县经济发展好戏连台。在与全球最大管桩企业建华管桩集团“牵手”合作之后,总投资10亿元的派高模具产业园又在赣县安家落户。今年以来,赣县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9个,实际利用外资4425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56亿美元,增长50%。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据,写照了赣县经济“百花齐放”的局面,而这成绩的背后,则是赣县人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推进项目建设所付出的努力与汗水。站在“十二五”的起点,该县踏着100个重点项目这一激越鼓点,擂响了“经济实力跻身全省10强”的声声战鼓。
有实力才有魅力,该县以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圈定了30个新型工业化重点项目,10个市以上重点工程项目,倾情打造实力赣县。坚持以“搭窝筑巢”,实现“招凤引凰”,举全县之力建设赣州铜铝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红金工业小区三期、储潭高新技术产业园、食品产业基地、鞋业产业基地、建材产业基地等承接平台,促使项目“引得进、建得起、落得实”。组织开展“招商引资决战60天”活动,瞄准钨、稀土、铜、铝、食品加工五大优势主导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搅活了全县招商引资“一池春水”。“软硬兼施”构筑项目建设“温室”,把园区当做城市的一部分来建设,商贸、餐饮、休闲、医疗、学校、水电等配套设施日趋健全,组建了人力资源中心、公共实训中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等平台,着力为企业提供人才、资金、信息等服务。与此同时,该县实施了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让优惠政策向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骨干企业倾斜,加快推动有条件的企业上市,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截至目前,该县规模以上企业达54家。
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宜居和生态也不容忽视。该县牢牢树立生态意识,确定了30个新型城镇化重点项目、10个农业农村现代化项目、10个发展生态化项目,倾情建设宜居生态赣县。实施了“错位发展”战略,加快融入中心城区步伐,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中与中心城区无缝对接。大手笔推进城市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城市建筑高端化、现代化、景观化,有序推动了城南、城北、义源、赣县开发区、储潭等新区的建设。实施了城区光彩大市场整治项目,下决心、出重拳解决城市“脏乱差”问题,擦亮城市宜居“名片”。加速推进赣州中心城区统筹城乡发展储潭试验区建设,实现试验区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管理体制”一体化,成为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军”。坚持推动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在项目引进时摈弃了“捡到篮里都是菜”的浮躁,严把环境保护关,提高经济的“含绿量”。
项目建设,最终的落脚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幸福赣县。在推进项目建设中,该县把“民生为本”牢记心中,实施了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10个民生重点工程项目。从保障性住房、公路建设、社会保障、医疗服务、教育、城乡电网改造、乡镇机关办公住房改善、返迁安置工程、农田水利、安全饮水等方面入手,真心实意让群众共享发展改革成果。目前,该县100个重点项目开工89个,更是撑起了赣县经济赶超的“脊梁”。今年前10个月,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156.82亿元,增长40.9%,财政总收入完成8.2亿元,增长34.3%。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