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要闻 >> 正文内容

中企巨额海外欠款恐难追回 骆家辉负道义责任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郭彩萍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8日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8日讯 近日,一条跨国讨债的消息引发各方关注。宁波杰友升电气有限公司通过美国加州法院,起诉美国EML公司恶意拖欠1100万美元货款。而EML公司的法人代表李威正是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的亲戚。

  “骆家辉在这件事情上负有道义责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博士做客中国经济网《视说新育》节目时表示,骆家辉曾在宁波地方政府领导面前直接点名夸奖杰友升公司,利用自身影响力维护家族企业利益。作为一个美国政府高级公务员,骆家辉在避嫌方面做的有所欠缺。

  宁波杰友升电气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灯具的企业。与骆家辉岳父李振亚开办的公司从1992年开始贸易往来。1997年李振亚的公司宣布破产,当时已经欠了杰友升170万美元货款。2000年,李威成立了EML公司,双方贸易金额达到了1.2亿美元。李振亚是李威的父亲。但是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EML公司就以各种理由拖欠货款。由于大量货款拖欠在外,杰友升公司目前几乎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濒临破产。

  骆家辉应负道义责任 曾大赞杰友升不知避嫌  

  骆家辉本人在这件事情中是否应该承担某些责任呢?梅新育认为,骆家辉谈不上负有法律责任。目前没有材料显示骆家辉夫妇占有股份或者参与了EML公司的具体经营。

  但是骆家辉可能要承担一些道义责任。梅新育分析,从杰友升公司提供的材料看,对方是为了支持骆家辉竞选而欠下的债务,这是骆家辉道义责任的一个根源。而且作为一个美国政府高级公务员,骆家辉在宁波地方政府领导面前直接点名夸奖杰友升公司产品,没有很好的区分公职和家族私人商业,避嫌做的不好。  

  “李威和李振亚在中国做生意是打着骆家辉的招牌,肯定也从这招牌中得到了非常多的便利和好处。”梅新育说。

  骆家辉和其家族企业的做法与美国商业传统密不可分。梅新育说,美国不少大使是当选总统的大捐助者。而在此前更长时间里,美国外交系统是出名的商人领事时代。而这些商人领事也常常借这个名义谋取私人商业利益,到现在这个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

  欠款追不追的回?  

  宁波杰友升电气公司副总经理戴先满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跟美国EML公司官司很快将划上句号。杰友升公司已经走了99步,就剩下最后一步。

  欠款最终能否全额追回呢?梅新育认为仍然有不确定性,第一能不能胜诉是个问题。第二,胜诉后,杰友升公司的要求是不是都能得到支持。第三,败诉一方能够赔偿多少又是一个问题。

  李振亚和李威不一定具有偿还全部欠款的能力。根据杰友升公司提供的材料,李威曾表示因为支持骆家辉竞选花钱太多,又碰上金融危机,没法全部还清欠款。并提议帮助杰友升公司老板移民,逃掉对国内供应商债款。   

  海外赖账相当普遍

  杰友升公司遇到的欠款案并不是个案,实际上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出口企业在海外遇到的欠款案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梅新育说,中国企业赊销或预付货款,导致赊销货发出去货款收不回来,或者预付货款付出去货买不回来的情况比较多。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一年我国企业出口赊销和进口预付货款总额是621亿美元,这其中有一部分就面临着赖债风险。

  杰友升公司代理律师称,中国出口公司遇到海外进口商欠款的情况达到了20%,也就是说被拖欠款项占到了我国出口贸易额的20%。梅新育认为这一说法有点夸张。我国一年出口有上万亿美元,其中赊销加进口预付款是600多亿美元,大概占出口总额6%。而我国很多出口企业的利润率比较低,大概5%甚至3%,如果在赊销和进口预付款中,坏账占比达到20%,采用这种方式经营的企业可能已经大面积破产倒闭。

  梅新育提醒出口企业,在运用赊销工具时需要多留心,关注风险。在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贸易伙伴有一个身居高位的亲属可能意味着更多的商业机遇和保障。但是在有些国家却不一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不能盲目的过度信任。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