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叶檀:下调存准率不加息等于掠夺民财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叶檀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8日

 所有人都在翘首盼望下调存准率,银行、投资者、地方政府与企业能皆大欢喜。没有一个政策能够做到让所有利益团体受益,货币政策只能顾及主要目标。央行的货币政策报告显示紧缩货币已经见效,考虑到全球实体经济增速放缓,央行可能差别式下调存准率,以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对于银监会而言,采取行动抑制短期理财产品

  据报道,11月16日,多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透露,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第四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分析会上要求,原则上不允许发行一个月及其以下期限的理财产品。银监会担心银行过度依赖短期理财产品揽存,造成存款在月初、月中、月末大幅震荡,诱发流动性风险。

  上述两个措施的实质是为了降低存贷款实际利率。下调存准率释放出贷款实际利率下行的信号、央票一年期发行利率下降以及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短期利率下行,已经现出实际利率下行端倪。

  抑制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实质是抑制实际存款利率。根据央行货币政策报告,2011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78.7万亿元,同比增长13%。而在2010年的12月,M2增速曾经高达19.7%。到今年10月末,M2增速降至12.9%,低于正常年份的水准。银行存款下降,而表外的理财产品上升,央行报告强调,金融创新分流存款使货币供应量低估,主要包括非金融类存款、住房公积金存款、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产品以及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的存款,尤其是表外理财产品余额为3.3万亿元,同比大增45.7%。

  短期理财产品是储户应对负利率的手段。2010年2月,中国出现后金融危机时代首次负利率,此后随着通胀率上升,负利率区间一路扩大,储户存款等于丧失财富。储户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存款搬家,投资证券债券、艺术品等市场;二是追逐短期理财产品,实现实际高利率,跑赢通胀的短期理财产品相当于一次性加息8次左右,并且风险小于证券等市场,投资者自然趋之若鹜。对银行来说,也有好处,到期将表外的理财产品转入表内,银行存款大幅提升,拥有放贷空间,而短期理财产品有很多是信托等产品,银行处于强势地位;如果达不到预期收益,银行根据合同可以免责,投资者无可奈何。所谓进可攻、退可守。

分享: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