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产业公司 >> 正文内容

入世十年聚焦:中国纺织曲折前行步入平缓增长阶段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闫晓虹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7日

   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出口份额约为一成六,2009年占全球出口约为三成二,2010年则达到三成三。(资料图)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电 题:中国纺织历尽彩虹和风雨

  中新社记者 闫晓虹

  经过15年漫长的谈判和等待,中国终于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当时,纺织服装行业被认为将是获益最大的行业之一。十年之间,风云诡谲,市场多变,中国纺织业一路曲折前行。

  加入世贸组织之前,出口配额一直是多数中国纺织企业难以逾越的沟壑。而按照纺织品服装协定规定,从1995年开始的十年间,分四阶段在世贸组织成员国间取消纺织品及服装的配额限制,共享自由贸易。2005年1月1日为最后阶段,所有配额限制全部取消。至此,制衡全球纺织服装贸易达40年之久的配额制终于寿终正寝。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认为,中国只有成为WTO的成员,才能真正融入到纺织服装贸易的自由化中。2002年,中国纺织工业即获历史性机遇,其总产值、利润及出口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出口份额约为一成六,2009年占全球出口约为三成二,2010年则达到三成三。

  入世十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基本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十年累计增长近3倍,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球市场的比重高达三成以上。中国已当之无愧地成全球第一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国。

  来自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为2065亿美元,较2000年增长了268.75%,连年攀升。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有关专家分析认为,中国之所以成为全球第一大纺织出口国,主要得益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欧美等国逐年取消了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配额限制,使得中国纺织服装生产的能力得到充分释放。

  然而,在入世给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带来机遇的同时,国外贸易保护主义也日趋严峻。

  2005年,中国纺织业在“后配额时代”元年保持了迅猛增长,各项指标再创新高——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约增长二成一,其中对美国出口增长七成一,占中国当年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一成六。

  在配额取消的翌年,伴随贸易自由化而来的竟又是铺天盖地的反倾销调查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狂潮。欧美以中国纺织服装输欧美激增为由,重新与中国签订中欧、中美纺织品服装谅解备忘录,继续实行限制。此外,土耳其、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南非等众多发展中国家,也加入了用各种贸易救济手段限制中国纺织出口的大军。

  此后,针对中国纺织服装出口设立的各种反倾销调查一直不绝于耳。权威统计显示,尽管中国的出口占世界出口不到一成,但中国遭遇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件的比例最高,分别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和二分之一,其间又以纺织品服装为甚。

  近几年来,各国和地区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贸易保护已趋于常态化,这些都令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迄今,中国纺织出口在经历了配额放开的快速增长期后,已步入平缓增长阶段。中国纺织业的创造力与出口品质均有大幅提高,一举扭转了以数量增长为主的出口格局。

  “十一五”期间,出口数量对纺织业出口增长的贡献率占到四成五,而价值增长的贡献率占到五成六。从2008年到2010年,尽管中国服装出口数量有所下降,但出口价值却增长了二成五。

  随着中国国内劳动力、原材料、能源成本的不断上涨,及国外诸多不确定贸易因素的影响,中国纺织服装业的“低成本、高成长”时代已成为过去时。

  当前,中国纺织服装的出口在规模上已达顶峰、并开始出现拐点,今后全行业将面临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生死抉择。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强调指出,提高科技贡献率与品牌贡献率才能消化各种不利因素,今后纺织业要以创新驱动,抓住纺织工业实现由大变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惟有这样,中国才能从全球纺织服装出口大国一跃成为出口强国。

分享: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