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朱大鸣:斩断药价虚高的黑色利益链条

来源:国际财经时报    作者:朱大鸣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5日

    中国物价之高,更多的反映在流通或者交易成本过高,前段时间报道的白菜烂在地里没有人拉城市里菜价高涨不下,如今,又爆出一个更大的消息:药价的中间环节利润,竟然高达2000%以上。

  据央视报道称,一种药物从药厂出厂价到医院终端价格,中间各环节利润高达2000%以上,而许多高价药品出厂价有的才几毛钱。专家指出,实行药品招投标政策的初衷是为遏制药价虚高,结果却被利益团体钻空子,利用政策形成隐秘利益链条,成推高药价幕后黑手。

  第一,医药价格改革也是利益再分配的过程,垄断会带来高价和腐败,在医药方面特别明显。“看病难”和“看病贵”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垄断。日前,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开出巨额罚单,山东潍坊顺通医药有限公司和潍坊市华新医药贸易有限公司,由于控制复方利血平原料,强迫下游生产企业抬高投标价格,严重破坏了国家药品价格招投标制度。依据反垄断法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总计687.7万元和15.26万元。据悉,此案为首起垄断重罚案。实际上,更多的利益链不仅仅是厂商,更多的是管理层面的食利者太多了。精简管理层面是大趋势,但我们似乎问题依然很严重,食肉动物太多了。

  第二,药厂换包装当创新,虚报价格现象十分严重,靠回扣来占领市场,换个包装就涨价,廉价药越来越被替代。一些利益集团故意不生产廉价药,使得药价一涨再涨,最后老百姓很多人都看不起病了。这就是市场机制遭到权力的驱逐,如果市场渠道正常,廉价药势必站得住市场,但是,由于各种权力的阻挠,这种市场机制选择的结果是,贵药可以通过各种不正当竞争的手段,获得市场利益,逆向选择造成了最大的悲剧是,百姓看不起病了,国家补贴再多都没用,原因很简单,总有人得不到恰当的补助,这些人的利益遭受侵害,更重要的是,就算是补贴,最终补贴给黑心厂商了,而真正的厂商纷纷倒闭,医药市场就变成了次品贵的离谱的市场。

分享:

来源:国际财经时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