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刘永涛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4日
在扮演微小企业和商户的“融资天使”的同时,当前小额贷款公司却集体面临“无钱可贷”、“无资可融”的尴尬。
“目前我们最头疼的事情就是股本金太少,仅仅1亿元。”长沙市开福区某小贷公司负责人向记者感慨。
客户多,钱很少
这其实是几乎所有小额贷款公司的共同感受。“钱一早就放光了,目前在外面排队的客户很多,一有客户还款,马上就又被放走了,账上几乎没有什么现金。”另一位小贷公司负责人说。
与商业银行受存贷比和存款准备金限制不同,由于小额贷款公司资金均来自发起股东,不允许吸纳公众存款,为了提高资金的收益率,小贷公司大都选择“超负荷”经营,循环放贷,将资金的使用效率用到极致。
按照目前的法律规定,小贷公司“只贷不存”,完全靠自有资金经营。对其而言,唯有融资才能进一步扩大信贷资金,也是其未来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一般而言,解决小额贷款公司资金问题有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个渠道,内部融资即由股东增资扩股,而外部融资则包括向银行融资、信托增资等渠道。但实际上,真正获银行贷款的小贷公司却寥寥无几。
“无论是增资还是从银行融资,都只是手段。理想状态下,小额贷款公司资金短缺的根本原因是其没有真正进入金融市场,不具备进入拆借市场、票据市场的资格。”湖南小贷公司协会会长吴长云深有感触。
呼吁政策松绑
而在融资杠杆率上,前央行研究局局长、央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焦瑾璞则建议,应该放宽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比例,当前小贷公司在银行融资额度的比例为注册资本金的0.5倍,而一般工商企业是4倍的杠杆率。注册资本与融入资金的比例适当提高到1∶1或者是1∶2。
记者采访获悉,为增加资金,当前长沙不少小额贷款公司正掀起一股增资扩股潮。“为了扩大放贷规模,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增资扩股,而小额贷款公司目前较为丰厚的投资回报率,也激发了股东增资扩股的意愿。”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除上述渠道外,引入私募股权投资,并择机上市,这条融资渠道对于小额贷款公司和私募股权基金双方而言,都充满诱惑力。对此,业内呼吁监管部门应对此进行政策松绑和鼓励试点。■记者 刘永涛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