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城商行的更名热潮,如今已从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向内陆蔓延。日前,随着中国银监会的批准,受政府“输血”3亿元的呼和浩特市商业银行正式更名为内蒙古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地处西北内陆的城商行,原呼市商行的此次更名更是带有“升级”的性质。“我们的更名与其他城商行有所不同,经过此次更名,公司已实质性地完成了从一家市级区域性商行向省级银行的华丽转身。”内蒙古银行高层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强调。
而对于市场关注的更名后可能发生的上市举措,该高层人士表示确有此规划。“可能是3-5年内,还要多方面的考虑。”
“升级”更名完成
内蒙古财政厅新晋大股东
日前,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投资3亿元并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后,原呼市商行已正式更名为内蒙古银行。此番更名,标志着历经10年发展后,内蒙古银行通过其自身稳健经营、快速发展,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
10年前,恰逢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呼市商业银行应运而生。经过10年时间,内蒙古银行的经营业绩已实现跨跃式发展。根据该行2008年年报显示,截止2008年,其各项资产总额达到157.95亿元,同比增长12.70%;各项存款147.95亿元,同比增长12.71%。2008年,该行实现账面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24.69%。2008年末,该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0.04%,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8.71%。
截至今年9月末,内蒙古银行各项存款额达到164亿元,比开业初的10亿元,净增了16倍,年平均增长率为32%,贷款额达到了104亿元,同比增长了21倍,平均增长率为39%。
据悉,该行已为自己定下了尽快进入到地方银行中上游行列的目标。显然,随着业绩的稳定增长,内蒙古银行的扩张之路已是势在必行,而更名就是其迈出的重要一步。
据了解,此次通过政府层面的推动,内蒙古财政厅将在出资后,拥有该行3亿股股份,成为新晋大股东。而在此次注资之前,呼市财政局以持有4000万股,占总股本的7.1%而位列第一大股东。
跨区域经营
将赴京开分行
自治区政府的助力,让内蒙古银行资金规模迅速壮大,有效地提高了抗风险能力,同时也推动了内蒙古银行跨区域经营业务的开展。而更名后的内蒙古银行正在加快其跨区域经营的布署。
截至目前,内蒙古银行在阿拉善镇已经成立了一家村镇银行。据媒体披露,按照规划,内蒙古银行在全区各盟市设立多家分支机构成为首要任务。2010年预计会有13家分支机构在全国成立。
“我们不但要走出呼市,还要走出内蒙古,在全国开设分行。”内蒙古银行高层这样对本报记者表示。而据该人士透露,内蒙古银行已有在北京开设分行的规划。同时应看到的是,因为内蒙古银行的存贷款规模还相对较小,设置分支机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展开。
增资扩股悄然实施
尚处审核中
在内蒙古银行(原呼市商行)2008年年报中,该行曾明确表示,为提高抗风险能力,董事会将尽快推进新一轮增资扩股计划的实施。届时,该行资本金规模计划达到15亿元以上。
本报记者第一时间了解到,除内蒙古财政厅3亿元注资外,该行6.4亿股的增资扩股方案也已初步拟订,目前正在审核过程当中。“如果不启动增资扩股,内蒙古财政厅一家的持股就将达到三成以上,政府背景股东占比过大。”内蒙古银行高层这样对本报记者表述了该行增资扩股的初衷。而该人士透露,此次增资扩股已吸引众多企业参与,并达成了意向协议。如果这轮增资扩股最终完成,该行的资本金将达到15亿元,而呼市财政局的第二大股东之位将可能被取代。
已有IPO远景规划
3-5年或有结果
随着内蒙古银行更名、增资扩股的一系列方案的陆续实施,很自然的将市场目光聚焦到了其随后可能IPO的身上。内蒙古银行显然在此方面也有着长远的考虑。根据内蒙古银行内部人士透露,内蒙古银行对于上市有着自己的计划,但这并非是短期和急促的。“或者在3-5年内就会有结果。”该人士这样对记者表示。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目前城商行抢跑IPO的热潮下,内蒙古银行也应有所准备并积极参与。但这还要看该行的经营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和公司治理的不断改善,此外,国内证券市场的市场环境和时机的把握也很重要。不求快,力求稳才是上策。
从目前来看,内蒙古银行尚处于全国三类银行之中,在政府的推动下,随着更名改制、增资扩股的实施,通过迅速拓展业务,积极主动的抢占市场,其跃进为二类银行的路已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