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世海是中国新一代农民的代表,他们手中有闲钱,去银行存款拿利息已经不再是唯一的选择。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储蓄保值增值的传统理财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农村理财市场正在形成。截至今年6月底,浙江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6283多亿元;另一方面,八亿农民背后的巨大市场吸引着内外资银行率先来到农村,为渴望钱生钱的农民“解渴”。
一些金融业专家认为,如何科学合理地拓展农民理财渠道,发掘农村金融市场,是国内金融机构扩大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课题。
闲钱出路风险不小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8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4700元,实际增幅8%左右,农民收入增幅连续5年超过6%。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农村经济绿皮书》称,今年农业生产仍将保持良好态势,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预计均为6%。
据了解,目前富裕农民的“闲钱”主要有几种出口。一是过度投资房产。富裕农民都在县城或乡镇投资房屋和门面,经济条件稍差一点的农户,也纷纷将多年积蓄用在盖房上。二是沉迷博彩,希望侥幸“致富”。三是热衷高息的民间融资。
毋庸置疑,农民赚的辛苦钱花在这些行业上,风险不小。
浙江省上虞市新宅村村支书陈苗根告诉记者,其实村民对“钱生钱”很有兴趣,但苦于不了解理财产品,也不懂得门道。
该村村民夏松芳,夫妇两人都在村办企业工作,每月有固定收入,大女儿已经工作,小女儿刚上大学,夏松芳告诉记者,“前几年贪图小利把钱借给办伞厂的亲戚,结果家里出了事,连本金只拿回来一半。现在把钱都存到银行,可利息太低了。”
据了解,前不久在浙江萧山宁围镇宁东社区曾举办过一次农民理财讲座。“当时大家的积极性特别高,上课时不少人认真记笔记,下课了还找老师要名片。”社区书记金生荣说,“大家觉得这样的课太好了,希望以后多开几堂。”
2008年,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258元,比上年增加993元。以农村为主要“战场”的邮政储蓄、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仍在不断上升,截至今年6月底,浙江省农信社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6283多亿元,其新增存款已经连续6年居浙江各金融机构之首。
这些数据的背后至少反应出两个信号:第一,农民有钱;第二他们除了存款,没有更多的想法或者渠道。
农民理财尚有诸多瓶颈
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让农民理财市场逐渐清晰地展现出来,但还需要深度拓展。
某商业银行人士的观点有一定代表性:要让农民适应理财方式,并且承担风险和收益,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在与农民的接触中,记者发现,不论富裕与否,多数农民并不像城里人那样懂得理财。现在城里时兴的各种理财套路农民还很陌生,农民对家庭现金资产保值增值的想法也远没有城里人这么多。
陈苗根告诉记者,村里人有点钱习惯到信用社存个定期或者活期,碰到家里办大事要用钱的时候再取出来。除了存银行以外,有的还会拿余钱入“会”(类似民间借贷)。这种入“会”投资方式在浙江温州、台州的农村也很普遍。
不少银行业人士坦言,城市里的金融理财很火爆,很难顾得上“比较麻烦”的农村市场。在城市里的银行网点,一个大客户可能会带来几十万元甚至百万元以上的资金。同样的资金规模,在农村市场可能需要几个、十几个甚至更多的富裕农民来贡献。在未曾碰过这块“奶酪”的银行客户经理们的脑子里,和农民谈理财几乎不可能。
1就像城市居民一样,农民对理财也有一个从启蒙到接受的过程。但是,毕竟城市里银行网点多,这些网点其实就承担了宣传普及理财知识的职能,而农村缺少这样的渠道。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受农村实际条件所限,发展农村理财市场尚需克服一些实际瓶颈。
以中国银行为例,该行的个人理财产品主要定位于中高端客户,理财金额起点高、服务专业化水平高,产品性质也比较趋同。尽管农民收入有了一定增长,但短期内能达到这个理财标准的农民却为数不多。银行亟待开发出针对农民需求特点的理财产品。
某银行业内人士指出,现代银行理财产品大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理财产品的宣传和办理,都要依靠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理财软件等现代信息技术。农村基础设施差,计算机普及率较低,相当数量的理财产品很难在农村推广。
此外,理财的风险特性与农民理财的保守心理也存在不小的隔阂。尽管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相较于其它投资而言,风险相对较小、收益相对稳定,但也有市场风险。这也与农民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挣得起赔不起”等保守投资心理特点存在矛盾。另外,农民金融知识缺乏,难掌握金融投资收益计算及风险控制方法,也是开拓农村理财市场必须突破的难题。
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让农民理财市场逐渐清晰地展现出来,但还需要深度拓展。
某商业银行人士的观点有一定代表性:要让农民适应理财方式,并且承担风险和收益,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在与农民的接触中,记者发现,不论富裕与否,多数农民并不像城里人那样懂得理财。现在城里时兴的各种理财套路农民还很陌生,农民对家庭现金资产保值增值的想法也远没有城里人这么多。
陈苗根告诉记者,村里人有点钱习惯到信用社存个定期或者活期,碰到家里办大事要用钱的时候再取出来。除了存银行以外,有的还会拿余钱入“会”(类似民间借贷)。这种入“会”投资方式在浙江温州、台州的农村也很普遍。
不少银行业人士坦言,城市里的金融理财很火爆,很难顾得上“比较麻烦”的农村市场。在城市里的银行网点,一个大客户可能会带来几十万元甚至百万元以上的资金。同样的资金规模,在农村市场可能需要几个、十几个甚至更多的富裕农民来贡献。在未曾碰过这块“奶酪”的银行客户经理们的脑子里,和农民谈理财几乎不可能。
1就像城市居民一样,农民对理财也有一个从启蒙到接受的过程。但是,毕竟城市里银行网点多,这些网点其实就承担了宣传普及理财知识的职能,而农村缺少这样的渠道。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受农村实际条件所限,发展农村理财市场尚需克服一些实际瓶颈。
以中国银行为例,该行的个人理财产品主要定位于中高端客户,理财金额起点高、服务专业化水平高,产品性质也比较趋同。尽管农民收入有了一定增长,但短期内能达到这个理财标准的农民却为数不多。银行亟待开发出针对农民需求特点的理财产品。
某银行业内人士指出,现代银行理财产品大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理财产品的宣传和办理,都要依靠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理财软件等现代信息技术。农村基础设施差,计算机普及率较低,相当数量的理财产品很难在农村推广。
此外,理财的风险特性与农民理财的保守心理也存在不小的隔阂。尽管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相较于其它投资而言,风险相对较小、收益相对稳定,但也有市场风险。这也与农民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挣得起赔不起”等保守投资心理特点存在矛盾。另外,农民金融知识缺乏,难掌握金融投资收益计算及风险控制方法,也是开拓农村理财市场必须突破的难题。
银行率先行动
虽然大多数农民理财意识还十分薄弱,但并不是说他们没有理财需求,而是这种需求被客观条件限制了。但是,一旦有机会接触到新兴的理财产品,农民对于理财的兴趣也丝毫不比城里人差。
在杭州萧山、宁波鄞州等地农村,一些银行正在悄然“试水”农村理财市场。像鄞州农村合作银行推出的“富利宝”理财产品具有质押贷款功能,就是考虑到农民的钱有季节性,万一有需求,可以进行贷款。“销售非常火爆,一下子就发行了8000多万元。”该行负责人说,尝到甜头的鄞州农合行考虑推出新的产品。
而在另一个发达的农村市场——北京,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去年曾推出“金凤凰理财”系列产品,其服务客户对象以远近郊区的农村居民客户为主。近一年多的销售表明,此理财产品在京郊十分热销。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认为,农民信贷难、理财难,这两个问题是有关联性的,富裕农村拥有大量闲置资金,如果能把这些资金好好地引导,比如让农民入股,参与建立农村合作银行,通过农村合作银行对农业产业进行投资,或者投资基金,就能把两个问题互动地解决好。
浙江省农村信用联社的一位负责人则表示,由于收入的不稳定性和资金的分散性,农民喜欢小额、不定期、可续可断、风险低的理财产品,如果能推出适合农民的理财产品,不仅能唤醒他们的理财意识,也会挖到农村金融市场这座大金矿。
“引导农民理财,不仅仅要推出一些适合农民的理财产品,还必须积极为农民创造良好的理财环境。”农行浙江分行三农个人金融部副总经理张笃富认为,要加强农村金融网点建设,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让农民享受应有的金融服务,促使农民亲近银行,使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喜欢到基层金融网点逛一逛,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同时,为农民提供一个畅通的信息通道很有必要,让农民能及时掌握各种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
黄祖辉建议,除了增加农村网点之外,发展网上银行也是一条可行的路径。现在不少乡镇都铺设了宽带,农民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理财和交易,当然培训的问题还要有人来解决。
对此,农行浙江平阳支行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行在集镇二级支行开设“三农理财室”,向周边村里和居民介绍理财知识和产品,并利用村委已开通的宽带上网,在村头设立网银自助服务机,借助大学生村官,教会村民运用现代网络工具,让农民足不出村完成小额农贷、资金转帐、基金买卖等理财服务。
农行平阳支行行长包春静告诉记者,这种方式既方便了农户,又解决了涉农业务单笔数量小、工作量大的问题,受到普遍欢迎。
虽然大多数农民理财意识还十分薄弱,但并不是说他们没有理财需求,而是这种需求被客观条件限制了。但是,一旦有机会接触到新兴的理财产品,农民对于理财的兴趣也丝毫不比城里人差。
在杭州萧山、宁波鄞州等地农村,一些银行正在悄然“试水”农村理财市场。像鄞州农村合作银行推出的“富利宝”理财产品具有质押贷款功能,就是考虑到农民的钱有季节性,万一有需求,可以进行贷款。“销售非常火爆,一下子就发行了8000多万元。”该行负责人说,尝到甜头的鄞州农合行考虑推出新的产品。
而在另一个发达的农村市场——北京,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去年曾推出“金凤凰理财”系列产品,其服务客户对象以远近郊区的农村居民客户为主。近一年多的销售表明,此理财产品在京郊十分热销。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认为,农民信贷难、理财难,这两个问题是有关联性的,富裕农村拥有大量闲置资金,如果能把这些资金好好地引导,比如让农民入股,参与建立农村合作银行,通过农村合作银行对农业产业进行投资,或者投资基金,就能把两个问题互动地解决好。
浙江省农村信用联社的一位负责人则表示,由于收入的不稳定性和资金的分散性,农民喜欢小额、不定期、可续可断、风险低的理财产品,如果能推出适合农民的理财产品,不仅能唤醒他们的理财意识,也会挖到农村金融市场这座大金矿。
“引导农民理财,不仅仅要推出一些适合农民的理财产品,还必须积极为农民创造良好的理财环境。”农行浙江分行三农个人金融部副总经理张笃富认为,要加强农村金融网点建设,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让农民享受应有的金融服务,促使农民亲近银行,使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喜欢到基层金融网点逛一逛,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同时,为农民提供一个畅通的信息通道很有必要,让农民能及时掌握各种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
黄祖辉建议,除了增加农村网点之外,发展网上银行也是一条可行的路径。现在不少乡镇都铺设了宽带,农民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理财和交易,当然培训的问题还要有人来解决。
对此,农行浙江平阳支行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行在集镇二级支行开设“三农理财室”,向周边村里和居民介绍理财知识和产品,并利用村委已开通的宽带上网,在村头设立网银自助服务机,借助大学生村官,教会村民运用现代网络工具,让农民足不出村完成小额农贷、资金转帐、基金买卖等理财服务。
农行平阳支行行长包春静告诉记者,这种方式既方便了农户,又解决了涉农业务单笔数量小、工作量大的问题,受到普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