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河南担保业追踪调查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李国鹏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8日

    业内人士表示,河南担保行业本身是无辜的,是那些违法的担保公司、违规的银行带来了行业的混乱。

  经历了短暂的“集体盛宴”(详见本报5月5日的《河南上演担保业“集体盛宴”》)狂欢后,最近,河南担保业的投资者再次感到忐忑。

  事情源于吸储15亿元的郑州圣沃担保公司资金链在10月中旬断裂,引发“圣沃担保事件”;紧接着又是“宝银投资” 到期资金无法兑付、“新通商集团”拖欠投资者巨额本息。

  尽管河南省政府启动了应急预案,但仍未能阻止相继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此前有9月的洛阳“盛归来事件”、3月中旬的河南“诚泰担保事件”、2009年的河南“金邦投资担保事件”。接二连三的事情不仅遏制了河南雄厚的民间资本投向,也再次触痛“郑州模式”下的河南担保业神经。

  “没有‘温州事件’,河南担保业不也照样很受伤吗?那些(上述事件)只是开始,因为(担保公司)出事是必然的”。10月20日上午,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当地业内人士表示,“河南担保行业本身是无辜的,是那些违法的担保公司、违规的银行带来了行业的混乱,造成大量担保公司、银行违法违规的根源则是地方政府错误的行业理念、模糊的法规”。

  对于上述说法,尽管河南官方未给予回应,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诸多业内人士、投资者均表示认同。

  “我要强调的是个体(担保)公司出了问题,而不是行业出了问题。”10月20日上午,业内资深人士王金豹告诉本报记者,“根源是企业(担保公司)自律、政府政策、监管及法规存在问题。”

  纵容致使“泛滥”

  近亿人口的河南虽然经济、金融均不比沿海地区发达,但也不乏大量手握闲散资金和理财需求的民众,受“温州模式”地下钱庄的影响,这些民间游资暗流涌动。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这些民间游资喷薄而出,而为其搭建舞台的正是“担保公司”。

  “河南的担保业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是在金融危机后,之前没多少普通百姓关注和了解它。”王金豹告诉本报记者。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年底,河南有担保公司318家,其中仅2008年就增加了128家;到2009年年底,有担保公司762家。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