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大行短线收票10月票融“缩量下跌”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邹靓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3日

  ⊙记者 邹靓 ○编辑 陈羽

  10月份,票据融资在经历了连续9个月的高位下跌之后,走出了一个“缩量下跌”的独立行情,似有深意。业内人士透露,工行、建行一反此前大量出票态势,略有收票举动。然而,临近年末,商业银行调节信贷规模主旋律未改。中金预计,四季度票据融资单月负增长仍将在2000亿元左右。

  规模控制压力趋缓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票据专家赵慈拉认为,三季度票据融资持续下跌且跌幅逐月扩大,主要是因为商业银行借用票据融资调节信贷规模所致。到四季度,商业银行新增信贷不再在当年利润中体现,因此信贷投放动力不足,追求规模欲望不强。通过压缩票据调节实点规模的需求自然减弱。

  一农信机构票据业务员透露,三季度,以国有银行为首的大中型银行纷纷出票,缩减票据融资规模,为新增信贷腾规模。“近期特别是月初工行、建行等大行反过来还在小幅收票。工行调低了直贴利率,同时也可以以较低利率回购。规模在票据利率走势中起了很大作用,以至于近期票据市场利率不只没有走高,还小幅有点下滑。”

  业内人士预计,大行收票仅是短期行为,特别是在调节实点信贷规模时才会采用。总体来说,四季度票据融资都将保持负增长的形态。

  票据到期高峰缺口?

  票据融资在10月份出现“缩量下跌”的特殊行情,有另外一个原因。赵慈拉表示,根据测算,今年9月、11月票据融资到期量分别达到高峰位,“10月刚好有个喘息,所以票据融资量下的不是那么快。”

  央行在《2009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在信贷投放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第三季度票据融资回落既与金融机构加大贷款结构调整力度、压缩票据规模以满足中长期贷款需求的行为密不可分,也是金融机构加强票据业务风险防范、规范票据业务操作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有年初大量签发票据集中到期的因素。

分享: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