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1月10日电】(记者 王 涛)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9日在上海出席“中欧陆家嘴金融家沙龙”上表示,银行的信贷有四个方面问题值得高度关注,特别是金融危机以后信用风险的形成。他表示,这四个方面主要是政府各类融资平台、贷款的高集中度、房地产贷款占比以及个人住房贷款占比。
“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我们研究危机以后,认为最大的问题还是信用风险,并提出了要强化银行监管的指标。”阎庆民说。
他表示,为了配合国家宏观调控,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大了监管,目前监管政策作用比较明显,从几项指标来看信贷风险依然可控。比如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基本上还是控制在1.5%。
阎庆民提示的另一个风险关注点是房地产贷款。他表示,在上海近3万亿元的信贷余额中,有7000亿元属于房地产开发或者房地产个人贷款,占比已经较高。“如果今后到经济周期稍微往下走的时候,房价往下掉的话,银行存在的信用风险非常高。”阎庆民说。
阎庆民表示,政府各类融资平台特别多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区县一级融资平台,由于今年上海财政收入明显下降,市区县平均偿债率为28.14%,已经超过欧盟偿债率指标警戒线18.14个百分点。他认为,由于银行给政府融资居多,容易形成贷款集中度问题以及银行内部贷款的长短期错配问题,而如果政府背景公司集中度高居不下将十分危险。
阎庆民表示,从监管的角度需要关注如何通过银行信贷结构来影响和配合产业结构调整。他认为,应该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决定信贷结构调整,信贷结构配合,同时还有期限匹配,作为经营银行来讲,不能错配,否则就会出现投资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