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作者:杨玉华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3日
新华社合肥11月2日专电(记者杨玉华)记者从安徽省金融办获悉,为进一步规范融资性担保机构,安徽省将对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实施“增信工程”,通过提高注册资本门槛、统一行业标识、探索再担保模式等办法,为融资性担保机构增信和防范经营风险。
自去年9月以来,经过一年规范整顿和加强管理,安徽省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逐步规范,实力不断增强,作用日渐显现。截至目前,安徽省共有融资性担保机构381家,较清理整顿前减少了近200家。但注册资本却从原来的224亿元增加到现在的360亿元。其中,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单体平均注册资本由原先的39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9448万元,亿元以上机构达到191家,超过50%。促进融资功能也开始显现,一年多来,安徽全省融资性担保放大倍数由规范整顿前的2.6倍,增加到了现在的近3倍,部分机构放大倍数接近10倍。
为了进一步规范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运营,安徽省金融办决定在前期清理整顿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日常监管,对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实施“增信工程”。针对全省仍有数百家非融资性担保机构,其中不少挂着“担保”牌子从事非法金融行为,不便企业和群众识别等问题,将统一全省融资性担保行业标识,对新设立的和申请变更事项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在名称前加注“融资担保”字样,规避监管体制外的风险。
继续提高注册资本门槛,至2015年,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数量不超过600家,实收资本不低于880亿元,融资性担保机构平均实收资本不低于1.5亿元。
此外,安徽省还将组织开展培训,加强融资性担保机构高管人员的管理,对融资性担保机构实施“分类监管”试点,探索融资性担保机构与保险机构开展合作,构建“担保+保险”新的“再担保”模式,为融资性担保机构增信和防范经营风险。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