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财经时报 作者:朱大鸣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3日
最近,楼市出现调整现象,很多城市打折潮不断涌起,很多人也在猜测政府会不会救市,这和很多人猜测中国会不会救欧洲一样,永远不会达成一致的。不过,我们可以就当前的楼市现象进行剖析,从中获得一些实在的信息。
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的遭受到了纸币通胀的压力,已经丧失了弹性,如果持续紧缩,房地产和实业经济都受不了;但是,如果放开了信贷和货币政策,那么,新一轮不可治理的通货膨胀和纸币超发将构筑更多的泡沫和纸币堰塞湖,冲击整个经济。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杠杆效应本来就比较大,一旦市场吃紧,资金链受到严重威胁是正常的事情。货币政策松动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可能会是定量宽松,或定向宽松。这是泡沫之后最难堪的办法,必然会引起利益纠葛。我们前期主张紧缩信贷总额,但在一定程度上实施救急性办法。企业在这个时候能够保持住,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中国的财政政策太积极了,很多保障性住房还有很多项目,需要耗掉多少信贷,才能取得一丁点的成就,从成本——收益上来,很多都是低效益的产品,即使是从数字来看,频频传来喜报,很多都是纸币幻象的结果。因此,我们在这一点一定不能自欺欺人。
财政政策不能再激进下去了,因为大量的项目需要大量印钞机器的开动,稀释大家的购买力。从这一点上来看,房地产市场因为权重大,所以首先要被遏制。我们不知道这种形势还能持续多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和任何一个闹债务危机和通胀的国家一样,纸币体系的崩溃,比房地产崩溃的后果更可怕。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