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整体继续好转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30日

  10月29日,银监会公布了我国银行金融机构资产和负债情况。截至9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为7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9%。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继续保持“双降”。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银行业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实属不易。

  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突破75万亿元

  兴业银行(37.70,0.92,2.50%)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说,我国银行业出现目前的可喜局面,毫无疑问,是由于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得当,我国银行业不仅没有出现坏账率的上升,而且在资产总量增加的同时,依然保持了不良贷款的“双降”态势。

  交通银行(8.55,0.07,0.83%)发展研究部银行业研究员许文兵认为,2009年,银行业资产增幅出现了快速的反弹,达到200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6月末,银行业总资产同比增长27.7%。在保增长、拉内需的政策环境下,商业银行加大了贷款投放的力度,贷款的增长均成为资产增长的最有力因素。贷款增长体现出以下特征:一是中长期贷款增长高于往年,随着基础建设项目的大量启动和银行配套资金的相继投入,中长期贷款在银行业新增贷款中的占比始终高于50%。二是票据融资高速增长后又急剧回落,实质性贷款逐步替代了票据融资的份额。三是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和市场交易趋于活跃,以按揭贷款为代表的个人贷款加速增长。

  针对城商行资产总额增长34.1%,超过国有银行资产增长28.0%和股份制银行资产增长33.3%的这一变化,郭田勇认为,近两年,城商行强劲的发展势头、快速的扩张步伐,使其在银行业的激烈竞争中能脱颖而出是必然的。城商行积极推进跨区域扩张后,身处第一梯队的大型城商行的盈利能力已经实现了对股份制银行的超越。

  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继续保持“双降”

  据银监会初步统计,截至9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045.1亿元,比年初减少558.0亿元;不良贷款率1.66%,比年初下降0.76个百分点。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144.1%,比年初上升27.7个百分点。从不良贷款的结构看,损失类贷款余额609.8亿元;可疑类贷款余额2294.5亿元;次级类贷款余额2140.9亿元。

  许文兵在分析上述数据时认为,从不良贷款结构来看,损失率较大的可疑和损失类贷款占比较去年末均有所下降,贷款结构有所优化,潜在损失水平有所降低。而在资产质量提升的同时,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延续了近年来持续提高的势头,抗风险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银行业资产质量整体继续好转。但是,基建项目信贷过度集中,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房地产贷款风险以及新型融资模式隐含的信贷风险等四个方面的风险将成为商业银行今后一段时间风险控制的重点。”许文兵强调。

  业内人士也提出警示说:我国银行业95%以上的收入和利润来自于本土市场,地域多元化程度很低,受单一经济体周期波动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大。尽管在次贷危机中较低的国际化经营比重使我国银行业免遭冲击,但这并不说明我国银行业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另外,国内外历史经验都表明,持续信贷扩张后资产质量会出现下滑。自今年初以来,我国信贷规模大幅上升。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9.04万亿元,同比增长34.16%。如果用广义货币M2的增长与名义GDP增长的差额来简单衡量货币供给的充裕程度进行时间序列比较,不难发现今年以来的货币供应宽松程度是过去20年少见的。我国银行业今年以来的快速信贷投放是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非常举措,但主要信贷项目资金刚性需求势必引发未来持续的信贷支持。考虑到我国较多行业产能过剩,需要担忧的是高速信贷增长背后较低的产出效率。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近日召开的银监会2009年第四次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通报会上也表示,在不良贷款数据“双降”背后,信贷高增长下的风险隐患正在积聚,需要高度重视,有效化解。

  不断完善风险监管体系确保银行业稳健运行

  今年以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成为刺激经济复苏的主要工具之一。鲁政委认为,未来首先要关注,在今年已投放巨额贷款的基础上,明年将如何把握好信贷投放的节奏、力度和方向,也就是说要关注信贷投放的可持续性问题;其次要关注,快速巨额的信贷投放背后,较低的风险价格补偿和较为激进的贷款结构调整,可能使银行业经营风险逐步累积,也就是说对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考验。

  市场人士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加强银行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今年以来,银监会也不断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着力提升有效拨备,要求年内将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提高至150%以上,上半年末上市银行中,工行、中行、交行和深发展尚未达到该标准。以当时不良贷款余额静态来看,分别需增提116亿元、86亿元、70亿元和4亿元拨备才能达标。但是,在经济持续反弹和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的背景下,银行业资产质量会在未来一两年中保持相对平稳。如果不良贷款率每年上升0.5%以下,银行业规模的扩张应可以消化拨备费用上升的盈利冲击。

  另外,银监会为堵住个人贷款违规操作和资金挪用等问题,10月27日发布了《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紧接着10月29日又发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而早在7月27日《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也已发布。金融专家认为,这一系列管理办法的出台,既借鉴和吸收了国际先进经验,又兼顾了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现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对我国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安全稳健运行将是一个新的推动。

分享: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