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会昌小沙:念活“靠山吃山”的“生态经”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蔡超勇 记者曾艳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30日

10月的会昌县富城乡小沙村美得令人心醉。从富城乡政府大院出发,沿途20公里山路,处处有层层的原始次森林,有密密的苦楮树,有“嗡嗡”采蜜的蜜蜂,树下丛丛的红菌预示着秋的收获。同行的小沙村党支部书记吴应根介绍说,近年来,这里的村民念活“靠山吃山”的“生态经”,挖掘林上、林中、林下经济,发展“油茶+养蜂+红菌+油桐”等经济林,传统产业焕发了新生机。

致富油茶“唱”主角

油茶,在当地叫“木籽”。小沙村有种植油茶的传统。全村400多户村民,户户有木籽岭,面积4000多亩,每年户均从中获益1万元以上。

小沙村民吴南安告诉记者,今年风调雨顺,木籽大丰收。他的10亩油茶可收获木籽40多担,收入1万多元。据了解,小沙村全村有60亩以上油茶的农户在50户以上,每户仅油茶收入就在5万元以上。今年以来,富城乡将油茶作为林上经济的主打产业,对新植油茶给予每亩500元的补助,对低产林改造给予每亩100元的补助,并以林管站技术人员为龙头,加强对油茶产业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油茶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主打产业。

甜“蜜”的事业有奔头

“吴师傅,有蜂蜜卖吗?”“对不起啊,今年的蜜都卖完了。”采访中,不时有电话打进年富小组养蜂大户吴登卫家询问蜂蜜。吴登卫养蜂20多箱,今年的蜂蜜价格好,50多元一公斤,一天可以卖好几十公斤。

晚秋时节,按理说放蜂的季节已近晚期,可小沙村温度适宜,花期较长,3月到11月都是放蜂的季节,非常适宜养蜂。养蜂本小利大,一箱投资在200元至500元,年收入在2000元以上。为发展林中产业,发展多种生态产业,该乡出台了有力措施扶持养蜂户,“送温暖、送政策、送服务”(以下简称“三送”)工作组通过帮助村民争取小额贷款、以老蜂农带新蜂农等形式共发展养蜂户30多户。

苦楮林成了“聚宝盆”

红菌是一种较稀少的菌种,因其营养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干菌的市价可达每公斤600元。在小沙,有苦楮林的地方才有红菌,苦楮林下丛生的红菌是村民无尽的财富。春秋两季,正是红菌生长的旺季,上山捡菌成为村民生财的手段。

在小沙村年富小组至上地小组之间有绵延千亩的原始苦楮林,为做好“保护”和“开发”这两篇“文章”,富城乡把千亩苦楮林作为特有林业资源来保护、规划,聘请县林业局技术人员做好规划,乡林管站安排专人管护,“三送”工作组先后两次组织村民制订村规民约,严禁砍伐,严防人畜上山破坏森林。在保护的基础上,村党支部和“三送”工作组还有序组织村民上山捡菌。吴应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春秋两季上山捡菌,多的收入在2万元以上。在油桐采摘的秋季,光采摘林间生的油桐,每棵收入在100元至150元,收入颇为可观。

该乡党委书记郭东华介绍说,保护好这一方青山绿水,走绿色发展的路子,搞活林上、林中、林下经济,让这里的山更绿、民更富,是该乡产业发展始终坚持的路子,小沙村只是其中的缩影。

分享:

来源: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