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把握大势 强筋壮骨
赣州代表团党代表热议县域经济发展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特派记者谢满生 杨怿华 温居林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9日

  俗话说,“筋骨壮,身体棒”。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县域经济是江西崛起的筋骨”,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加快全省崛起的重要突破口”。以“筋骨”来类比县域经济,足以表明省委对县域经济的高度重视。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连日来,赣州代表团党代表在分组讨论中,“县域经济”成为高频率出现词汇。代表们深知,这是省委对县(市)发展的殷切期望和有力支持,既深感压力,更增无穷动力。他们表示,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更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敏锐把握发展大势,切实抓住用好机遇,努力迈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更大步伐。

  大力发展“块状经济”,突出优势和产业配套

  省党代表、南康市委书记谢德强表示,苏荣同志所作的报告,内涵有天有地,令人信服;总结成绩有血有肉,令人自豪;判断形势有喜有忧,令人警醒;目标任务有赶有超,令人振奋。南康是赣州两个县级市之一,也是赣州特大城市的核心增长极,是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我们将把县域经济作为推动发展的主要途径,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围绕赣州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要求,大力实施“产业兴康、教育强市、品质铸城、和谐福民”战略,争当赣州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率先进入全省十强县(市),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作出贡献。

  省党代表、寻乌县委书记赵多仙说,苏荣同志所作的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邃、求真务实、催人奋进。报告指出,县域经济是江西崛起的筋骨,要坚持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加快全省崛起的重要突破口,这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寻乌县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尤其要着力在多上项目增投入、做大工业、做强果业、做优生态、改善民生等五个方面狠下功夫,努力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省党代表、会昌县委书记傅春荣说,作为毛主席当年盛赞“风景这边独好”的会昌县,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报告精神实质,致力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坚定不移地创特色、铸品牌,坚定不移地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旺旅游、做美城市、做实民生、做好党建,坚定不移地建设矿产品精加工、新型建材、特色食品加工、旅游休闲等四大基地,坚定不移地推进百里湘江绿色经济长廊等一批重大项目,使会昌成为赣州乃至江西发展的重要一极。

  省党代表、宁都县委书记王四华则认为,报告中关于“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的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注入了动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宁都县将全力推进总投资达120多亿元的113个工业、城建及民生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发展矿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电子信息、轻纺服装等特色产业,努力实现主要经济指标三年翻番。同时,希望省委、省政府能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大力壮大生态绿色经济,促进区域绿色崛起

  省党代表、安远县委书记邝光华说,一直以来,安远县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积极探索出一条生态与经济科学融合、协调发展的良性路子。即注重从生态建设的源头抓起,坚决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加大生态科学治理力度,共绿化荒山荒坡10.5万亩,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1400公顷;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高效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同时,建议省委、省政府加大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并争取国家尽快建立东江源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将东江源区列入省和国家级生态保护重点建设范围。

  省党代表、石城县委书记苏传辉说,石城县将做到“五个坚定不移”,力争到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即坚定不移突破新型工业,依托资源引进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矿产品深加工和矿山机械产业;坚定不移发展休闲旅游业,做活“源、泉、莲”文章,通过“理念创新、规划引领、景点打造和配套服务”措施;坚定不移保护生态环境,严格项目准入、实施“三江源头”生态屏障保护等措施;坚定不移落实民生保障,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省党代表、定南县委书记陈阳霞表示,发展县域经济,定南县将把钨和稀土等有色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产业优势。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力争上级将钨和稀土等产业的区域布局,在全省范围内向定南倾斜,培育壮大稀土永磁材料、永磁电机、动力电源、贮氢材料及其应用产品产业链,着力建设赣南矿业经济新增长极。把“江西南大门”的区位优势加速转化为竞争优势。实施开放对接发展战略,在加快先进技术和战略资本引进、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上抢占先机,着力建设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把“东江源区县”的生态优势加速转化为后发优势。实施绿色生态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着力建设赣粤边际旅游休闲目的地和绿色高效农业示范区。

  大力主攻新型工业,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我们将实施好‘双轮驱动’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带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省党代表、大余县委书记陈亮说,新型工业化方面,要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要变优质企业为优势产业,要变先发劣势为后发潜力。要充分发挥“世界钨都”的品牌效应,搭建好矿产资源交易平台,吸引企业和矿产资源涌入。在做大做强钨产业的同时,积极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着力培育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旅游工业等产业集群。新型城镇化方面,积极策应我市推进南康同城化发展的大势,用好地缘优势、交通优势,把大余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城市和赣粤边境、赣州西南部的明珠城市。

  省党代表、赣县县委书记温庆锋表示,赣县将紧紧抓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做到“六个狠抓”,即狠抓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工业园区平台建设,提高招商引资水平;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一批能源、道路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增强加快发展的支撑能力;狠抓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努力成为赣州打造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狠抓城乡统筹发展,抓好赣州市中心城区储潭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建设,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狠抓发展难题破解,重点破解制约发展的土地、资金等难题。

  “壮大县域经济,主攻新型工业。”省党代表、于都县委书记蓝捷说,于都县将紧紧抓住机遇,瞄准省、市政策取向和产业发展方向,立足赣州核心区的产业配套基地,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发展壮大钨、铅锌银等资源型产业,积极培育壮大钨硬质合金、铅锌板材、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有色金属循环经济等新兴产业,利用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促进县域经济提速、提质、提效。力争通过5年时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矿产业、机械电子业等优势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15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

  省党代表、全南县委书记薛强认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体在县(市、区),责任也在县里,我们将强化责任意识,摒弃“等、靠、要”的思想,积极培育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围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发展生态化,着力建设培育壮大产业,大力培育市场经济主体,努力构建促进县域经济内生性发展的领导机制、产业机制和动力机制等。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着力破解融资难问题。

  省党代表、信丰县委书记廖长荣说,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特别是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信丰县上项目、兴产业、促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干事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省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为我们指明了努力前行的方向。回去后,我们将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大会精神,切实把全县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党代会的决策部署上来,紧密结合实际,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我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作出更大贡献。

分享:

来源: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