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商业银行互持次级债新老有别 混合资本债“破例”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26日

  日前,证券时报记者从多家银行获悉,银监会上周正式向商业银行下发了《关于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下简称《通知》)。相比较征求意见稿的强硬措辞,银监会最终仅要求商业银行将自2009年7月1日之后持有其他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必须全部扣除,混合资本债也未被列入“不得超过核心资本25%”的条款约束之内。

  “最终的结果对银行是有利的,减缓了因为扣减附属资本而带来的资本融资压力。尽管如此,银监会未来要求银行坐实资本以丰补歉的思路还是不会动摇。因为《通知》执行后,主要商业银行通过次级债方式补充资本的门槛和难度均有较大提高。”某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人士对记者表示。

  新老划断相对宽松

  根据《通知》,商业银行存量互持的次级债新老划断的时间点被确定为2009年7月1日,这意味着商业银行此前已经发行、购买和纳入资本的次级债将不用从资本中剔除。而新老划断的时间点也与其此前市场预期相符。

  一位券商银行业研究员对记者表示,资本补充计划最终的调整结果与目前的银行监管思路吻合。“主要是强调核心资本和银行资本内生的能力,因为次贷危机提醒监管层,一旦危机来临,只有核心资本'纯度’最高。新老划断的时间点是为了维持银行业现有的资本充足状况,这和我们近期与多家商业银行及监管部门沟通所掌握的信息相吻合。”该人士对记者说。

  混合资本债“破例”

  与此前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通知》的一个重要调整是,将混合资本债置于“不得超过核心资本25%”的约束条款之外。

  有分析人士称,此举意味着监管层在抬高次级资本补充门槛的同时,为商业银行预留了一定空间。但也有外资银行人士表示,由于混合资本债本身的资本属性较次级债券更强,因此监管层认可此类资本亦在情理之中。

  监管思路“以丰补歉”

  多位受访人士对记者表示,《通知》进一步体现了监管层逆周期监管“以丰补歉”的思路。

  一位不愿具名的国有大行人士对记者表示,尽管各行内部极度强调风险意识,但今年与经济刺激计划同步的信贷天量投放所蕴含风险依然不可小视。“主要是目前经济复苏的基础还相对脆弱,从风险概率上来说目前形成的贷款资产风险还是要比平稳期更大,尤其是在经历了史无前例的信贷增长之后。”

  而事实上,除了坐实资本以覆盖本轮信贷增长周期内蕴含的风险,监管层还在通过提高拨备覆盖率和完善信贷管理指引等多种渠道,强化“逆周期”监管。迄今为止,包括《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项目融资指引》等多个旨在完善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流程的文件已经正式实施,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和《个人消费贷款管理办法》等文件仍然在不断修改完善之中。


分享: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