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调研:猪肉价格飚涨的成因分析(宁都样本)

来源:赣州政府网    作者:艾长青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7日

    今年以来,全国CPI一路飚升,给国家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7月至9月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6.5%、6.2%、6.1%,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6.7%、45.5%和43.5%。我县2011年8月份CPI同比上涨6.1%,其中猪肉价格上涨推动CPI上升2%,具体价格:瘦肉19.8元/500克同比13元/500克上涨52.3%,排骨19.8元/500克同比13元/500克上涨52.3%,统肉13.5元/500克同比10元/500克上涨35%。由此可见,猪肉价格的飚涨是导致CPI走高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猪肉价格为什么会如此上涨,笔者最近作了一些调查,现简要分析如下:

    一、猪肉价格上涨原因

    1.生猪饲养成本增加

    去年下半年以来,受粮食价格一路上涨影响,饲料价格也随之上涨,如养猪主要饲料玉米价格今年8月份是2900元/吨,比去年同期1900元/吨上涨52.6%,豆粕价格今年8月份是3400元/吨,比去年同期2600元/吨上涨30.8%。另外,仔猪价格今年8月份是每头(17.5公斤)900元,比去年同期700元上涨28.6%。还有饲养用工费用也大幅增加。据本县大型养猪户彭国生反映,当前每饲养一头生猪可赚钱500元左右。

    2.生猪饲养减少,猪肉供需失衡

    据调查,本县今年1—8月份生猪实际出栏数为8.95万头,比去年同期9.79万头减少8.6%,县城生猪定点屠宰场今年1—8月份屠宰生猪总数为34225头,比去年同期36391头减少6%,县生猪屠宰场负责人反映,今年县城定点屠宰的生猪40%来自外调,本县饲养生猪只占60%左右。从以上数据可看出,今年我县生猪出栏数和屠宰数都较上年下降。

    其影响因素,一方面是生猪散养户越来越少,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输出和农村人口向城镇化转移的影响,当前农村养猪户是一年比一年少,绝大部分农户已退出生猪饲养,如今每个村一般只能看到几户人家养猪,若干年前,农村家家户户养猪的局面已不复存在,许多农村屠工已弃屠从商或外出打工;另一方面是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误导等因素影响,我县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生猪价格一路下行,猪肉价格低迷,导致养殖户出现养猪微利甚至亏本,不少中小型养殖户承受不起经济压力纷纷减少或退出生猪饲养,并一度出现大量宰杀母猪现象。如养殖户彭国生今年1—8月份出栏肉猪2000头,比去年同期3000头,减少三分之一,去年全年出栏肉猪5000余头,今年全年预计只能出栏肉猪3000余头。

    3.生猪疫情复杂和冰冻灾害影响

    据养猪户和畜牧兽医部门反映,今年以来,生猪疫情比较复杂,流行性腹泻时有发生,个别疫情打针吃药无效,生猪死亡率高,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很大损失。另外,去年底至今年初,我县出现罕见冰冻天气,冻死小猪较多,如养殖户彭国生一户就冻死200多头小猪。

    4.猪肉销售中间环节差价过大

    因猪肉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在市场猪源偏紧的情况下,屠工往往很容易趁机推高肉价,并且过去一般1至2个屠工每天能卖一头猪肉,如今却变成2至3个屠工每天卖一头猪肉的局面。据测算,过去屠工每卖一头猪肉可获利200—300元,如今屠工每卖一头猪肉可获利400—500元,相当于养殖户饲养一头生猪的利润。可见,猪肉销售中间环节差价是比较大的。不过屠工抱怨,其实际获利并没有那么多,虽然如今政府已免除屠工所有税费,但仍有一项支出数额较大,就是市场服务中心向屠工收取的屠案摊位费,一般每个摊位每年交费2万元,位置较好的摊位要2.6万元,按此推算,屠工每销售一头猪肉至少需负担屠案摊位费70余元。占销售猪肉所获差价的16%左右。

    二、稳定猪肉价格的几点对策

    今年市场猪肉价格上涨,对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生猪生产,将会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猪肉价格的上涨带动了相关副食品价格上涨,从而推动CPI持续上升,对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稳定猪肉价格是当前一项重要的社会民生工程。

    1.大力扶持发展生猪生产,增加市场生猪有效供应。

    加快发展规模养猪,政府要对发展规模养殖的养猪户在土地使用、资金信贷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着力扶持母猪繁殖生产,政府对母猪饲养户必须给予尽量多的资金补贴,对饲养100头以上的大型母猪饲养户要给予标准化建设的资金扶持。要提倡饲养二元母猪,发展三元杂猪生产,全面提高养猪效益。总之,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浓厚的发展氛围,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加快生猪产业化进程,坚持因地制宜,多种形式推进生猪生产,确保生猪出栏良性增长,从而增加市场猪肉有效供给。

    2.强化疫病防控措施,提高养殖户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猪病是养猪户的最大杀手,加大疫病防控措施刻不容缓,兽医部门要切实做好生猪疫情的监测预警,对疫病的防控应更加有力、高效。除了要重点抓好口蹄疫、蓝耳病、猪瘟等疫病的基础免疫工作,还要加大对混合感染、无名高热等疑难杂症的技术攻关和疫苗研发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猪死亡率。为保障养殖户利益,政府可偿试出台有关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有关商业保险机构深入到农村为生猪养殖户办理商业保险。政府可以采取保险补贴的形式进行扶持,形成一种高覆盖、低保费、全保障的生猪养殖保险模式。这样,才能使得养殖户在面对重大疫情和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较强的抵御能力。

    3.做好市场监测,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商业、物价等有关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认真做好生猪市场监测,建立生猪产、供、销预警预报体系,加强对价格的趋势性、关联性和对策性的分析,通过对产、供、销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分析,可以提早为政府和养殖户做出预警预报,从而为政府做出科学决策服务。

    4.建立生猪价格异常波动应急预案体系,做好生猪价格调控。

    为健全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防止生猪价格大起大落,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按照“市场主导、政府调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的原则,及时制定生猪价格异常波动应急预案。过去十五年,全国出现过7次生猪价格大起大落现象,从而使得生猪价格的异常波动呈现为一个周期性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规律是可以为人们所掌握和利用的,因此,制定生猪价格异常波动应急预案是十分必要的。

    按照国家规定,猪粮比价水平是衡量生猪价格是否异常的重要指标,应急预案应根据当地当时的猪粮比价水平确定生猪价格的异常波动程度以及作出必要的应对措施。即,当猪粮比价处于9:1—6:1之间时,为生猪价格正常情况,这时要认真做好市场监测工作,密切关注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各部门根据职责定期发布生猪生产和市场信息。当猪粮比价高于9:1时,为生猪价格过度上涨,政府可适时向市场投放储备冻肉,向城乡低保对象和家庭经济困难群体发放临时价格补贴,必要时动用价格调节基金用于市场肉价平抑,同时依据价格法制定市场猪肉销售最高限价。当猪粮比价在6:1—5.5:1之间时,为生猪价格轻度下跌,政府应根据市场情况增加冻肉储备。当猪粮比价在5.5:1—5:1之间时为生猪价格中度下跌,政府应动用财政资金对规模养殖户进行资金补贴。当猪粮比价低于5:1时,为生猪价格重度下跌,政府应制定生猪收购最低保护价,当市场生猪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保护价时,政府应拿出财政资金补贴有关部门一律按保护价收购养殖户生猪,从而避免价贱伤农,防止生猪生产大幅滑波。

    5.认真做好猪肉市场监管

    一方面,要进一步落实措施,防止注水肉、病死猪肉、未经检疫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猪肉进入市场;另一方面,要认真做好猪肉市场价格监管,规范屠工价格行为,猪肉销售全面实行明码标价,严禁屠工之间相互串通,屯积居奇,哄抬肉价。当生猪价格出现大起大落时,应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严格执行政府出台的价格干预措施,确保市场猪肉价格有序运行。

   (作者:宁都县物价局副局长、物价检查所所长艾长青)

分享:

来源:赣州政府网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