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黄希韦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6日
曾经,企业钱紧成就了盛极一时的河南担保业;现在,同样是缺钱,河南担保业命悬一线。这是民间金融面对金融失血症困顿挣扎的必然结果
法治周末记者 黄希韦 发自河南郑州
就像一场暴风雨席卷而过,喧嚣嘈杂已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满地的凌乱。
2011年10月22日,河南省郑州市圣沃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的玻璃门紧锁,大厅内数把椅子歪歪斜斜,报纸散落一地。连郑州的出租车司机都知道,董事长于兆筠及多位业务员已被郑州警方控制。最近一周内,这家资金链断裂的担保公司先是被投资者挤兑,后成为投资者声讨的对象。
在这期间,郑州华悦时间广场大厦、CBD国际商务中心等担保公司密集的写字楼前,每天都有焦急等待回款的投资者,部分担保公司暂时的不能兑付令他们恐慌不已。
《法治周末》记者以中小企业主身份暗访郑州浦发国际商业中心数家担保公司,得到的回应均是“由于政策原因,暂停民间融资业务,只做银行担保业务”。
整个行业的危机留下清晰可见的萧瑟。在浦发国际金融中心的多个楼层,《法治周末》记者发现,此前写满担保公司名字的指示牌已经被摘掉或抹去“担保”字样,相当数量的担保公司如今已闭门休业,办公室要么空旷静寂,要么只有三三两两留守的工作人员。
“现在是最乱的时候。”昏暗路灯下,在圣沃公司附近焦急等待的雷新对《法治周末》记者喟叹:“老板们想东躲西藏,而投资者担心自己的平静生活已经走到尽头。”
10月21日,郑州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圣沃案件,“公安局正在调查将会择期公布结果”。
“这是民间金融面对金融失血症困顿挣扎的悲剧。”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尹晓华如此形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