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民间借贷风波,堵还是疏?

来源:新京报    作者:苏曼丽 吴敏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4日

    温州,是我国民营经济和民营资本最响亮的代名词。但最近这段时间,温州老板跑路、温州企业倒闭的负面新闻不断。十一之后,国务院出台支持小微企业的金融财税政策“国九条”、银行积极表态、跑路老板陆续回归,恐慌的温州正在慢慢平复。

 


  温州民间借贷35%流入实体经济

  温州GDP占全国总量不到1%,但拥有超过40万家企业,其中多数为小型企业。这些企业高度依赖民间借贷市场融资,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却很低。

  根据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的官方预测,截至2011年6月底,温州民间借贷规模已达到银行信贷总量的20%,即1100亿元左右,比一年前的800亿元有较大增长。央行于2004年的相同调查显示,当时温州民间借贷规模已达420亿元。

  事实上,温州民间借贷自古有之,为何此次发生大规模的资金断裂危机?资料显示,此轮民间融资潮发生在2008-2009年的大规模信贷扩张之后、于2010年开始收紧信贷之时,包括银行的表外信贷和民间借贷开始快速增长。

  “官方存贷款利率相对于通胀和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而言非常低,促成了上述情况的发生。民间借贷年利率,从直接贷款的20%左右到通过中介贷款的逾40%不等,对投资者来说极具吸引力,但作为企业的可持续融资成本来说过高。”瑞银近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

  据央行温州中心支行此前披露的数据,2011年仅有35%的民间借贷流入实体经济产业,较2004年逾90%的比例大为下降。其余的贷款或是进入房地产行业,或是在非正规的金融中介之间流转。

  瑞银报告认为,由于实体经济放缓、房地产市场降温,且正规银行贷款持续收紧,一些企业可能无法履行债务。围绕这些案件的媒体炒作,进一步激发了对银行资产质量和房地产市场放缓的担忧情绪。招商证券分析师谢亚轩认为,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当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的时候,有可能才是民间信贷真正危险的时候。

分享: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