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州金融网 作者:中信建投证券赣州营业部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7日
警惕冲高力度不济
• 市场结论:美元大跌,贵金属略涨,基本金属涨跌不一,原油大涨,外围影响偏多;A股的反弹要严密关注成交量的变化和上攻时的拉升力度,任何的不良信号前皆可进行减仓操作。
• 技术测市:两市成交额大幅萎缩,股指急剧缩量震荡,沪市成交额大幅下降至500亿元量级,股指成交量萎缩过快将制约反弹高度,今日在外围刺激下的冲高尤其应警惕成交量和拉升力度异常。形态上,一般来说,沪指月线布林下轨的支撑和周线下跌段背离可支持股指的反弹延伸成线段,但这没有必然的保证,由于国内A股的走低主要原因不是受外围拖累,因此在国内背景没有大的改善之前,向上时的任何异常信号都要引起警惕,操作以短期波段为主;日线近两日走势明显受制于20日均线,且K线的类上吊线形态意味着再冲高时若没有成交量配合极易出现诱多走势;半小时级别的快速反弹周五回落测试其布林中轨后获支撑,今日只要能突破2439那个小高点就能延续成一个线段,半小时级别的两个可能压力位置在:前期缺口2443和布林上轨(预计拐头后将在2460-2470区域),尤其是后者,一般半小时布林张口收缩后的向上,在超小级别回落考验半小时布林中轨后易受上轨压制。中长期的形态研判方面,围绕2611-2616形成日线大箱体已经成功,这次小级别的反弹理论上仍只是半小时的一个线段回抽以完成日线箱体的构建,短期反弹的高点位置在哪里结束并不会对研判后期走势产生太重要的意义(除非能产生强劲上攻动作),影响中短期走势的关键在这个反弹结束后紧接着的半小时向下线段的下跌位置以及其后的反弹高点位置;抛开超短线,后面的中短期走势只需关注两点:一是短期反弹以后紧接着的半小时线段下跌不能过于远离2300区域,二是其后再接着的反弹必须触及2611点;这个走势运行将在10月份制约大盘,这也是决定股指能否在2600这个大区域附近形成大级别底部的关键(所以可能在后续的分析中不停地重复,直到走势自己做出选择为止)。超短期操作上,理论保证的对2438回抽这一最低反弹目标已达到,这就意味着后面的任何冲高都是白捡的,如遇力度衰竭信号应果断减仓。指标方面,日线MACD红柱出现,黄白线勾头,指标无太大研判意义。日线RSI回落至46.7,在压力区50附近遇阻,仍要警惕,自3067下跌以来,指标只有在6月份的反弹中越过50压力区。逆向思考方面,欧债危机对全球经济二次衰退预期影响巨大;国内政策在经济滞涨背景下难以放松,高层认定经济增速正常回落将成失误。市场结构及扩张性方面,A股估值结构畸形;金融指数小拉升后有回落压力,地产指数将回落,采掘指数宜警惕,金属指数小反弹后有回落,商业指数、医药指数、电子指数除非出现强力拉升否则将有回落。美元大跌,贵金属上涨,基本金属涨跌不一,农产品小幅上涨,原油大涨。
• 基本面分析: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自15日起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这是自2007年中共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文化建设在国家战略层面的意义进一步凸显。对电视、传媒类上市公司的炒作已基本提前反应了该利好,而对利好的深入理解需要后续实际进展的支持。这次会议对经济和市场背景的影响不大。周五公布的经济数据基本印证了我们关于经济的判断(是我们,不是公司研究机构,两回事),而CPI指数回落了0.1个点,给通胀见顶者带来了稻草,但国内前几年连续的货币超量投放带来的巨量存量货币对物价的持续推高仍会继续,而在投资和出口都出现回落后国内经济增速的回落只是幅度问题,滞涨将继续。未来只担心在政策方面的下述变化:在保增长忽悠下再度出现货币宽松、放松对房地产的调控、在强大的地方债务问题和地方高利贷崩盘压力下放松地方债发行管制或者局部放松信贷(类似温州),一旦出现这些政策变化,国内经济和金融形势将变得无法控制。一定要明白,全球性的需求下降对应国内经济结构畸形,这必然会导致国内经济增速的回落,换句话说,以后的适度低增长甚至出现硬着陆都是我们大跃进式发展应该承担的后果,这次全球性供需失衡乃是我们进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最后的机会(以前我们已陆续对此进行过分析),不要再有任何的幻想。外围方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周末在巴黎达成一致,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应当考虑动用资源来支持规模空前的欧元区援助计划。更为具体的细节显示:将EFSF的总盘子从4400亿欧元提升至约2万亿欧元;提供1000亿到2000亿欧元资金以援助欧元区银行再融资;修正对希腊的援助计划,其中私人板块债务人所遭遇损失达到50%。由于最迟至11月初所有的援助细节必须出台,时间已经不多。但EFSF规模继续扩张必须得到德国和类似于斯洛伐克等欧洲“穷国”的支持,难度可想而知。
(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