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在一个高端论坛上,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指出给中小企业贷款的种种难处,比如融资风险很高,成本很高……“如果你给中小企业贷,别人可能怀疑你吃了他什么回扣”,这样的声誉风险也在其中。贾康的一席话引起与会银行家的共鸣,大家纷纷点头称是。
不过在中小企业家看来,贾康及银行家的这种观点难免托辞嫌疑。比如马云,他前段时间在APEC中小企业峰会上炮轰银行业“嫌贫爱富”,措辞激烈,甚至说中小企业家完全可以像阿里巴巴一样“不理银行”。
显然企业“不理银行”是不现实的,“用未来的钱做今天的事”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一种常规模式,“用别人的钱赚钱”才是高明企业家的做法。
但给银行戴上“嫌贫爱富”的帽子也是有失公正的。
其实,银行都会做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只不过信贷审核严格,并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贷到款。尤其对于信贷资质优秀的中小企业,有远见的银行会乐于贷款——一来贷款给中小企业可以将利率定得稍高,银行会获得更多收入;二来中小企业有了资金助力,难保日后不会发展壮大成为大客户。
银行业也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贷款“傍大户”,比如中小银行在拉大户方面优势不如四大行,因此这类银行通常会用打包贷款的方式给中小企业贷款。这种方式可以“以量补价”,拉不到大户,贷给数百数千个中小企业总能约等于一个大客户吧。
马云的说法点出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而要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说到底,最主要的还是需要解决目前金融服务结构不平衡和配套政策欠完善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多设一些中小银行,再多拨一些财政补贴奖励它们给中小企业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