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李云芳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7日
10月12日,温州正得利鞋业公司大门口。温州老板跑路事件,让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问题备受关注。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货币资本占比小,以不能变现的土地、不动产、机器设备作为注册资本,有的非法抽逃资本,影响了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
昨日,第12届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负责人联席会议暨2011年担保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温州召开。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巡视员狄娜作出上述表示。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共有4817家,筹集担保资金3915亿元,当年为35万户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总额1.58万亿元,收入506亿元,利润106亿元。
规模不小,问题也不少。除了注册资本问题,狄娜指出,还有一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仍然热衷于从事拆借、搭桥贷款、高风险投资等业务,加大了机构自身的经营风险。有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高比例收取企业保证金,甚至涉嫌非法吸存、非法集资行为。“本届会议主题"规制"二字很好,只有先"规制",才能"做强、持续、发展"。”
发展已见端倪。狄娜说,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存在户数逐步减少、信用放大功能等特点。去年,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数量减少730家,同比降13.16%。在机构数量减少的同时,资本实力增强。去年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实收资本达3915亿元,同比增长18.53%。担保机构户均注册资本 8127万元,平均每户同比增加2165万元。
去年,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共为35万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58万亿元,同比增长46.84%,新增担保企业22万户。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