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为苦觅发展空间的沪上外资财险公司提供了新契机——大力发展货运险。
国务院4月发布的《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下称《意见》)中提到,积极研究有实力的金融机构、航运企业等在上海成立专业性航运保险机构。在保监会首季新闻通气会上,保监会主席助理兼新闻发言人袁力表示,保险业支持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支持保险公司开展航运保险服务,并将联合上海市政府开展相关工作。
上海是年吞吐量达数亿吨的港口重镇,目前世界前60大的船公司都在上海有办事处,货代、船代等大量的办事机构云集于此。但是从目前的保费规模和业务种类来看,上海航运保险的发展还很不平衡,业务主要集中在市场准入门槛较低的货运险,而承运人责任险、码头责任险和船舶险等技术性要求较高的业务规模还很小。
由于上海航运险市场竞争主体增多,航运保险费率逐年下降。据了解,去年航运保险市场的保费增长仅在5%左右,而今年一季度同比增幅仅2%。今年以来,由于贸易萎缩,供求关系失衡,保险总标的价值下降,上海货运险2月份的保费收入同比下降了约25%。
相比国际市场,国内航运保险起步晚、技术水平薄弱、专业人才不足、缺乏相关的配套法律政策和税优政策。据了解,目前国内在航运险赔案问题上尚未与国际惯例形成一致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航运险的发展。
《意见》提出,为优化航运金融服务发展环境,对注册在上海的保险公司从事国际航运保险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同时,研究进出口企业海上货物运输保费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据媒体报道,上海保监局等相关部门初步计划在货运险方面,借鉴国外出口企业税前列支保费的做法,研究相关税优政策。
上海洋山深水港的正式运行,以及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使航运保险的需求量大增。太阳联合保险(中国)有限公司高级水险经理张朝晖预测,到2010年时,货运险可走出低谷,“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后,会对货运险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契机和发展空间。”
张朝晖认为,财险公司应大力发展货运险,把规模做大,“货运险的赔付率较低,是盈利性较好的业务,有利于提高公司的利润水平。”据介绍,该公司的航运险业务就是以货运险为主打,即使在今年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其货运险保费收入仍同比增长了37%,赔付率却仅为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