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09年至2011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规划最近已获国务院同意,昨天广东省银监局副局长刘为霖表示,在2009至2011年三年间,广东省将设立村镇银行16家,贷款公司4家,资金互助社1家。另有两家贷款公司申请转为村镇银行,正在报批,若批准,则三年内新设村镇银行将达到18家。而此前的规划是,广东省每个地级市一家村镇银行,新规划已做出微调。
此次全国获批筹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有300多家,广东省21家,占比不到10%。外界一度议论,认为这与广东省经济规模不相称,颇为嫌少。对此刘为霖表示,在几个大省中,广东并不少,例如浙江也只有30个。刘为霖强调,对于筹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广东的策略是稳扎稳打,稳步推进。最终确定的21家名单,大致符合广东目前的实际。
有指标银行不愿去也没用
此次全国获批筹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有300多家,广东省21家,占比不到10%。外界一度议论,认为这与广东省经济规模不相称,颇为嫌少。
对此,刘为霖表示,在几个大省中,广东并不少,例如浙江也只有30个。并且,他强调,对于筹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广东的策略是稳打稳扎,稳步推进,而且在设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之间做好统筹,争取坚持原则,并符合广东实际。据介绍,筹建原则共有4个,既科学发展,因地制宜;面向县镇,服务三农;市场运作,合理引导;以及制度先行,风险可控。
“我们最近接到很多内陆省份来函,希望我们介绍省内的银行过去发起组建村镇银行。”刘为霖说,“这说明什么?银行不愿意去,即使有筹建指标也没用。”刘为霖进一步举例说,去年广东把恩平和乳源都作为设立村镇银行的试点,很多银行挤着去恩平;而乳源给银行发了100多张邀请函,最后来的寥寥无几,不得不放弃。
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银监会的总体原则是低门槛、严监管。而广东省还有三个细化的目标。据刘为霖介绍,首先是服务好,即充分满足三农、社区居民、中小企业,尤其是微小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其次,资产质量好,风险可控;并且,希望做到经营效益好。而对于最终确定的21家名单,刘为霖认为大致符合广东目前的实际,并预计能达到上述三个目标。
没需求就不设
村镇银行的筛选较为严密。刘为霖介绍,先由各镇、县政府提出申请,市、省级银监局等作指导,然后层层提交,并由广东省金融办牵头成立的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反复讨论,最终确定名单,并上报国务院的。
此前的规划是,广东省每个地级市一家村镇银行,对比上述敲定后的规划可发现,有的地级市,如东莞,就没有设立村镇银行的计划。对此,刘为霖解释说,是因为有的地级市没有设立村镇银行的需求,也没有提出申请。
但是,有一些地方政府踊跃申请将贷款公司转变为村镇银行。刘为霖透露,目前省银监局已接受了其中的两份申请,均位于珠三角地区,正在上报银监会及国务院批准。刘为霖表示,如果获批,则三年规划将再作微调,村镇银行由16家增加到18家。
广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规划
2009年
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4家,其中村镇银行3家,分别在广州市番禺区大岗镇、湛江市徐闻县、惠州市惠城区陈江镇。贷款公司1家,设立地在东莞市长安镇。据本报从有关方面了解,其中设于广州番禺大岗镇的村镇银行,汇丰银行和九江银行都积极申请,想当主发起人。
2010年
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8家,其中村镇银行6家,分别在茂名高州、中山火炬开发区、广州从化、梅州梅县、河源东源县、潮州潮安县;贷款公司2家,分别在江门恩平市和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
2011年
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9家,其中村镇银行7家,别在阳江市阳东县、肇庆市德庆县德城镇、揭阳市揭西县良田乡、汕头市澄海区、云浮市新兴县新城镇、韶关市始兴县太平镇、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贷款公司1家,设立地在汕尾市陆河县南万镇;资金互助社1家,设立地在清远市清新县太平镇。
链接
小榄村镇银行略盈
广东省首家村镇银行开业半年多来,成绩如何?昨天,中山小榄村镇银行行长许操透露,截至8月末,该行收支总体持平,略有盈利,无不良贷款。
许操介绍,中山小榄村镇银行去年年底开业,今年1月开始运营。截至8月末,该行总资产为6.4亿元,总存款3.5亿元,总贷款2.6亿元。其中,涉农贷款4800万元,占比18%,中小企业贷款1.57亿元,占比60%,百姓创业及个人消费贷款5100万元,占比19.5%。并且,尚没有出现不良贷款,收息率达到100%。总体持平,略有盈利。
业务拓展上,许操透露,该行建立广州大同城票据交换系统和结算系统,从而开展客户资金汇兑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