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5大基地设想
实力、网点都不足以与“巨无霸”银行相抗衡,深圳乃至全国为数众多的中小商业银行如何寻求突破?昨日,由深圳银监局与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办共同发起,招商银行 (600036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深圳发展银行、平安银行协办的“银行间合作高峰论坛(深圳·2009)”在深圳开幕。借助深圳独特的优势,论坛推动深圳金融界与全国其他地区达成全面的银行间合作,结成金融战略“联盟”。深圳市银监局局长刘元提出,深圳将力图打造后台基地、培训基地、创新基地、信息基地、中小企业融资基地等五大基地建设。
设想1
后台基地
刘元表示,考虑到成本等问题,许多银行的后台往往与总部分离,而深圳有这一优势,包括政策、基础、技术、深圳的产业与商务环境,完全可以做到后台与总部分离。刘元认为,深圳之所以提出打造后台基地,与深圳的环境、产业有关,深圳毗邻香港,接受国际的信息方便,另一方面深圳高新技术产业链,为银行后台提供便捷的支持具备一定的成熟条件。
而对于规模较小的城商行而言,进行自主开发和技术升级创新,能力毕竟有限,做出来的产品质量上也不一定有保证,更主要是开发成本过高,而选择深圳打造平台,不是针对一个银行,而是整体的后台服务基地,通过市场化运作,形成规模优势。到目前为止,深圳已经有若干家外资银行、港资银行建立了单个银行的后台服务基地,包括信用卡中心、C A L LC EN T ER等。
设想2
金融培训基地
此前部分银行网点、柜台人员突破政策限制,不规范运作,受到客户投诉。但银监部门经过调查发现,银行最后形成的文本文件不可能突破政策的限制。刘元表示,去年以来的理财投诉,很多是理财经理语言不规范,这些现象显示,银行不同岗位都要进行规范化培训、完备培训,形成职业习惯。刘元介绍,在深圳各家银行要加大不同岗位的培训力度,而许多中小企业,如果自身建立培训中心,招聘师资安排,成本相当高。现在不少银行委托给高校进行,但高校多进行素质培训,而技能培训需要业内执行。
设想3
金融创新基地
刘元表示,深圳文化就是一个创新文化,成立近30年来形成的社会文化氛围就是移民文化,吸收能力较强,比较活跃,思想解放,冒险能力强,这注定会深圳进行创新。深圳银行的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关内,竞争激烈,没有创新就不能生存,市场的压力也迫使银行进行创新,这也吸引了中心银行将创新的中心和行动首先放在深圳。
每年深圳市政府要拿出1000万来奖励金融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氛围。而深圳对于香港以及国外的变化非常敏锐和便捷,带有创新的优势和特点。作出创新基地,尤其是中小银行创新比较分散,形不成规模,但如果集中起来,可以相互启发,群策群力,对创新工作有较大推动。
“创新与监管有时候存在一定矛盾。”刘元认为,严格意义上创新是银行自主进行的,但目前很多要经过监管部门的批准,但经过监管的批准不能算是创新。但如果有一个创新中心,有权威性,监管部门会给予一定的宽松。他表示,深圳突出特点是资本市场发达,全国只有2个,上海和深圳,银银之间、银保之间的合作,相互渗透,提供了比较好的条件。
设想4
金融信息服务基地
银行发展到今天日趋成熟,下一步金融信息作为一个产业的可能越来越明显,而长远看离不开金融信息的发展。刘元建议,作为超前考虑可以把分散到各银行的金融信息收集、发布、研究进行产业化、集中化、专业化。深圳有大量的信息,有条件收集加工,将会产生巨大的财富。目前只有深证指数,下一步可考虑进出口、小企业等各种指数,对于行业发展,金融信息产业化是一个方向。
设想5
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基地
目前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无论国家从战略发展角度还是银监会监管、银行发展,都作为核心。而深圳要发挥自身特点,打造中小企业融资基地。刘元表示,深圳已经具备一定条件,目前银行业机构种类齐全、结构丰富,去年以来引进了8家有特色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城市商业银行入驻深圳,使得银行业服务中小企业部分更为丰富;深圳99%都是中小企业,需求很大,市场较大。而深圳优势就是创业板,落户深圳,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良好条件。各家银行也在主打服务中小企业,如何能扶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通过银行与资本市场协调,加上发育成熟的风投征信担保等方面,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