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08日
弹棉花的老艺人
○记者刘善盛 刘念海 文/图
弹棉花时戴上口罩以防碎絮入口。
周师傅用自制的纺线机纺线备用。
周师傅请来隔壁的邻居帮忙拉线、铺线。
弹棉花是一门老手艺,如今,在赣州中心城区已鲜见传统的手工棉被加工店了。近日,记者来到于都县城北门老街一家手工棉被加工店采访。
经营这家手工棉被加工店的周师傅今年60多岁,是一位弹了40多年棉花的老手艺人。“现在,‘手工弹棉’基本难觅踪影了!”周师傅说,手工制作棉被的速度慢,而用机器绞棉花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据周师傅介绍,传统的手工制作棉被的工序是先将棉花弹得蓬松,拢成棉被的大小,再拉线、铺线,形成棉被模样,然后压实扎好边角,最后用人工磨盘或者电磨碾压成形。
“现在到我这里来定做棉被的人,一般都是中老年人。”周师傅告诉记者,现在手工棉被加工店越来越少了,主要是因为利润不大。弹制一床棉被,费用是根据棉被重量来计算的,他只是赚点辛苦钱。“弹棉花时还会扬起很多碎絮,即使戴上口罩,对肺的伤害也不小。”
周师傅说,因为没有年轻人愿意学弹棉花,这门手艺很有可能因缺乏传承人而消失。
“现在靠弹棉花维持基本生活还是没问题的。”周师傅说,由于劣质棉、“黑心棉”的出现,致使到他那里定制棉被的人多了起来,因为大多人认为这样制作的棉被品质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