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9日
赣州市在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后,城市建设力度不减。最近,《赣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增绿工作实施方案》又获得市政府批准实施。按照这个方案,我市将新增绿地58块,总面积为552.5687公顷。 围绕城市创建活动,近年来我市仅中心城区园林绿化建设就投入7亿元,建成区绿地率38.1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02平方米,老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5.36平方米。到处绿意浓浓的美景,让市民生活和和美美,乐趣无穷,真正实现“城在林中、家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生态城市园林景观环境。
将自然法则贯穿于园林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城市园林的生态性。住在中心城区的市民大都欣赏过城市中央公园的美,那水、那桥、那弯弯曲曲的石子路,更让人向往的是即将形成的2000余平方米水面“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美景。住在附近的城市家园小区的市民黄某说:“来城市中央公园游玩,真的感觉是在画中行。”玉虹公园又名白塔公园,位于赣江西岸,赣州大桥桥头南侧,该公园依桥傍江,定位为自然、古朴、原生态的滨江郊野公园。为增加景点的绿意,遵循历史文化性、游憩观赏性和园林美学三大原则,市园林局在此处种植乔木5000多株,花灌木近万株。同时,赣州市园林单位以种植乔木作为园林建设的主抓手,全面推进植树增绿工程,多种全冠苗,不移或尽量少移大树,不种“断头树”。合理均衡建设街头绿地,便于市民生活休闲。目前,我市中心城区人均乔木数量为3.04株。
打造四季植物景观工程。通过抓节点、装饰线、扩展面,集中、规模化栽植观花、色叶乔木与灌木及开花地被等植物,在季相上有层次地形成“春季生机盎然、繁花似锦,夏季郁郁葱葱、绿树成阴,秋季色彩斑斓、绚烂多姿,冬季枝条洒脱、暖阳通透”的丰富变化。如去冬今春,市政府投入上亿元资金,按照高标准、大绿量、多植树的要求,对我市登峰大道实施道路绿带景观提升改造工程。以复层结构作为植物造景的主旋律,空间上形成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上、中、下层覆盖,打造有层次、有厚度、有色彩的多层混交近自然式配置植物群落,创造出复合型绿量,打造生态型森林大道景观。尤其是对市中心城区各出入口如赣州环城高速东、南、北三个出入口,三二三国道进行景观改造提升,绿化景观以高大乔木为主,建设结构合理、层次丰富、季相明显和景观多样的复层植物景观,达到 “空间大起来、道口绿起来、景观美起来”的建设目标。(黄丽华 记者徐金侦)
近两年种植乔木数量相当于60年总和
记者日前从相关部门获悉,按照江西省生态园林城市测评标准,我市中心城区人均乔木数量大于或等于3。据了解,我市中心城区近两年种植乔木数量相当于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总和。
近两年来,我市中心城区投入7亿多元共种植乔木50多万株,灌木80多万株,地被植物50多万平方米,城市环境和品位得到大幅提升。尤其在去年以来,我市以树木作为打造城市园林生态的基础和支撑,以城市道路、“三江六岸”和公园绿地为重点,全面推进“植树增绿”和园林景观提升工程,形成了多条层次丰富的森林大道。中心城区在园林建设上还注重选择最适宜本地气候条件、生长最正常稳定、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为骨干树种,如榕树、香樟、栾树等,乡土品种占应用植物品种的80%。此外,我市还坚持生物多样性、相生相促的原则,力求生态群落植物品种配置的多样性,乔灌木与草坪、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以科学的比例搭配,最大限度地提高群落的生态效益,应用植物已达400余种。目前,我市中心城区有81条道路实现了绿化,林阴化显著的有红旗大道、文明大道、和平路、东胜山路、瑞金路、客家大道、长征大道、赣江源大道、迎宾大道、登峰大道等10条道路。在绿化道路上,我市坚持注重从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出发,合理均衡建设街头绿地,便于市民生活休闲。(记者萧森 )
章江北大道沥青路面将摊铺至西河大桥
12月28日,记者从市政工程管理处了解到,章江北大道路面摊铺沥青将连续作业,预计下月初可延伸至与西河大桥交叉处。
据了解,12月12日,章江北大道一期整治工程开始实施全线整治,市政部门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施工作业,章江北大道与八一四大道交叉处至章江北大道与飞龙大桥交叉处路段的沥青路面摊铺现已接近尾声。为顺应民意,市委、市政府决定将章江北大道的路面沥青摊铺作业延伸至与西河大桥交叉处,更好地方便广大市民通行,全力打造赣州章江沿岸景观大道。(黎明 左政 记者任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