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中国人民银行央行上海总部周四发布《中国区域金融稳定报告》。央行上海总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下阶段将从七大方面入手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包括认真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地区性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工作。中国人民银行信贷管理方面专家认为,央行倾向以市场化手段微调货币政策,短期不会有信贷额度的控制,未来半年内加息或提高准备金可能性很小。【本报记者倪巍晨上海三日电】
报告对去年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金融改革创新成果,及金融稳定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了下半年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重点。报告认为,中国政府在去年克服了“特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冲击,各地区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区域发展协调性有所增强,地方金融业改革和创新向纵深推进,金融业总体实力稳步提高,区域金融总体保持稳定。
下阶段七方面入手
为进一步提高各地区金融发展质量,建立健全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央行上海总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央行下阶段将从七大方面入手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其一是认真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其二是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危机发展动态,继续加强地区性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其三是积极调整各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四是继续深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加大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扶持力度;其五是积极推动融资结构调整,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其六是稳步推进金融创新,加强金融风险管控能力;最后是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不断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不会控制信贷额度
至于各界关心的货币政策转向问题,央行信贷管理方面专家在本周二举行的“国信银行家沙龙”上指出,央行仍然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短期不会有信贷额度的控制,目前连信贷规模的指导性意见都没有。认为未来半年内加息或提高准备金的可能性很小,央行倾向于用市场化的手段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
该专家称,针对商业银行信贷增长超出央行预期,央行正加强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和货币传导机制的研究。而现在执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是必然的,因为“适度”强调的是货币信贷的可持续性,避免信贷总量的大起大落。
进退两难 只能微调
恒生银行昨日发表的报告持同意意见,认为中国政府现阶段大幅调整宽松的财政及货币政策的机会不大,主要是目前全球经济仍然脆弱及衰退可能重临。报告认为,政府目前正处于进退两难局面,一方面仓卒收紧货币政策或会令增长终止;但不加理会又恐增加通胀高企及坏账急升风险,并令产能过剩问题雪上加霜。
国信证券相信,政府正在目前利益和未来利益之间寻找政策的平衡点。对未来的判断是:类似上半年宽松政策肯定一去不复返,但也不会迅速紧缩,政府会不断根据经济状况进行调整,在政策方面寻找平衡点。银行监管政策也可以“微调”,监管当局在政策执行力度和推出时间上都有弹性,目前市场对银行股反应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