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目前的宏观经济走势,有各种各样的观点。大家看看这两年来的CPI和PPI走势图,我们可以得出5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CPI和PPI至今还没有探明底部,特别是PPI。它们的底都还没有探明,但很多官员和学者却在奢谈通胀,这是想当然,看不到问题的实质。
第二个结论,央行的货币政策,前年对通胀没有控制作用,现在说它影响通胀也是不智的。2008年2月CPI见8.7%的高点,8月PPI为10.1%。那时央行第N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利率,但CPI和PPI照样往上蹿。
2008年9月,笔者曾经谈到中国的通胀是个伪问题,原因在于看准了国际原油期货进入下降趋势,中国的通胀必将因此而得到解决。是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中国通胀问题消失,而不是央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从今年银行大幅投放货币而物价照样下降中同样得到证明。
第三个结论,本轮国际商品市场大反弹和银行大幅投放货币双管齐下,中国物价连续走低,原因在于国内市场供过于求。国际需求大降,国内企业拼命为争夺国内市场“打仗”,导致物价特别是PPI下降得很快,PPI一年降了17.3%。
第四点,我不同意A股大涨主要是因为银行贷款流入的说法。这是站不住脚的。原因是:其一,A股市场从来都是有行情就有资金,去年的巨幅下跌,为今年的大幅反弹准备了行情,因此也就不愁资金。有些银行贷款可能进入了股市,但不会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严重。
其二,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是全球最好的,上轮下跌,A股的跌幅巨大,那么中国股市如果全球涨幅第一,就很正常。但到目前为止,A股的涨幅,算到最高点3478点,涨108.9%,这在全球本轮反弹中位居第7。前六位是:俄罗斯,144.15%;伊斯坦堡,131.13%;越南,127.1%;阿根廷,121.7%;印尼,121.41%;布达佩斯,116.05%。如果算到本周四收盘,A股的涨幅全球排第18位。
如果A股主要是由银行贷款炒起来的,那么国际上涨幅超过A股的,特别是前六名的指数,它们经济的基本面不如中国,它们的股指炒得比A股高,那么它们是不是主要由银行贷款炒起来的呢?
显然不是。这同时证明了一个事实,本轮A股的反弹,是全球资本市场大反弹的一部分。它的涨幅并不特别突出。
相对于6124点到1664点的下跌,A股的相对涨幅并不大,全球股指的反弹幅度都在40%左右,A股亦是如此。
此外,国际期货市场的涨幅大于A股,但它们也不是主要由贷款炒起来的。
第五点,央行货币政策一旦大幅收缩,通缩必来。现在物价离通缩已经不远了,银行放了那么多的贷款,中央投资了4万亿,可物价还在往下走。
一旦央行大幅收缩货币,通缩必至。通缩之下,企业降下来的是利润,那么中国股市、楼市、消费乃至中国经济都将面临极大的困难。正因为如此,我们呼吁央行的货币政策要慎之又慎。
◎财人播报
曹远征:宽松的货币政策最早年底退出
“中国经济已经在全球率先恢复增长,但质量堪忧。现在扩张性政策将不会持续多久,估计最早今年年底会退出。”昨日,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在汉参加诺亚财富(武汉)秋季财富峰会时表示,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关键要看民间投资是否跟上。
“中国经济现在率先恢复增长,比我预期的要好。”曾在汉预测全球经济要到2010年才会有起色的曹远征表示,这轮经济增长主要是国家投资推动的,民间投资没有跟上。因此,经济虽然恢复增长,但质量堪忧。
他介绍,民间投资的两大重要板块是制造业和房地产。制造业回暖取决于国外需求是否恢复;房市虽然销售面积增长很快,但新建面积没有增长,说明房企对未来不乐观。
曹远征分析,本轮扩张性经济政策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收入和金融信贷,而目前我国财政赤字已达3%,1-7月份新增信贷已达7.73万亿元,未来不太可能持续。
他表示,中国的扩张性政策退出需要有3个前提条件:一是GDP超过8%,二是CPI、PPI转正,三是出口下滑止住,“估计最早会在今年年底。”
曹认为,退出方式不能大转弯,而应缓慢退出。日前,央行控制信贷回落、银监会监控资金流入股市以及证监会加大IPO力度,都是缓慢退出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