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8日
“今天你接到罚单没?”“完了,150元没了,这一觉睡得真贵……”这是近日南昌车主们议论最多的一个话题,也是大家最烦的一件事。
随着私家车大量进入南昌百姓家庭,停车位骤然紧张。据了解,目前南昌平均四辆车只有一个车位,这意味着其他三辆车是违章停放,近期南昌市的停车罚单骤增,车主抱怨声四起:“我的车该停哪里?”
现象
家门口没地停车只能挨罚
“唉,怎么又被贴单了,我实在找不到车位就停了一会……”车主张先生告诉记者,这已经是他本月的第3张罚单了,每张150元,“我也很无奈,谁愿意违章呢?”连日来,记者听到很多类似张先生的感叹。
对此,同样住在一纬路上的谢先生感触颇深。前不久,他停在家门口的车不仅再一次被贴上罚单,并且被拖走了。对于交警开出的罚单,他提出了异议。“首先,这几个车位前几年都是划了线可以停的,怎么现在就成违章了?其次,这条路是单行道,住了近千户居民,但划线车位可能还不到一百个,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为什么就不能停呢?交管部门在贴单的同时,能否考虑一下,此处居民的车子该停哪里?"
谢先生说,在同一位置上,他的车每个月都被贴过多次罚单了,所以当此次再被贴罚单时,他就和交警理论,希望交警能够给个说法,他的车到底能停在哪个地方,但理论的结果是谢先生的车被交警以逾期几天没有年检为由拖走了。
据谢先生介绍,因为工作关系经常要上晚班,每当深夜回家时最揪心的就是车没地方停。家门口一纬路仅有三十几个划线车位,等他回家时,车位早已被停满,在邻近的二纬路、三纬路绕上几个大圈还是未能找上一个可以合法停放的车位。二纬路、三纬路靠西面的地段根本就没有划停车位。停在那里明知要被罚,但也没办法。附近的居民也是怨声载道,每个月因为停车都要接到几张罚单。
细心的谢先生还发现,对家门口这几个很像停车位的非划线泊位,辖区交警会每天分早、中、晚三次准时前来贴罚单,趟趟不落空,每次都有三五辆车被罚。这个停车难的问题谢先生几年来多次向交警部门反映过,但总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按照谢先生的说法,记者15日来到了一纬路附近,此处位于一纬路中段,属单行道,有37个划线车位,不过却停了47辆车,其中有4辆就停在谢先生多次被罚的位置上。记者注意到,此处与二经路交界,一条减速带将其与划线泊位分开,受视线阻隔,车主极易在减速带后方跟着前面的车子停。在观察的1小时内,这4个车位始终停满,一辆车走,立即就有一辆车停进来。
白线变黑 车位突然没了
“我家门口的红谷滩怡园路,双向八车道,来往的车辆也不多,我就搞不懂为什么这里的停车位说没就没了。”俞先生告诉记者,中秋节单位发了两箱饮料和月饼,中午借了同事的车搬回家,当时没注意“全线禁止停车”的标识,看到一排小车停在路边,以为是道路“白改黑”之后临时车位还没来得及重新划线,想都没想就和其他小车并排停放了。不料,下来取车时看到整排小车的雨刮器下都压了一张违法停车告知单。前往红谷滩交警大队准备申诉,工作人员却翻出手机中的照片告知:“申诉没有用,这里的车位已经取消了,当天我参与了盖车位和树‘全线禁止停车’标识牌,现场还拍了照。”
去办事无处停车只好开车绕圈
因为身体不太好,市民张银娇一直在省中医院开药调理。9月15日下午,她和往常一样由爱人开车送往医院取药,但这次遭遇了停车难。
选择下午去医院取药,是因为位于八一大道上的省中医院门口临时停车泊位不多,下午停车不用“抢”。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次车子刚靠近医院门口,就发现地上原先白色的临时停车泊位线已被黑色涂料覆盖,此处不能停车!张银娇说,通常情况下取药也就是几分钟的功夫,所以这次爱人选择了开车在附近转一圈再来接她,以免将车子停入“黑色框”内因违法停车而收到罚单。
“说来也巧,那天取药排了半个小时的队。”张银娇告诉记者,无奈之下,爱人开车先是从八一大道、叠山路、象山北路、阳明路,回到医院,绕了一圈之后又不得不慢慢悠悠地从医院门口出发,沿着八一大道、阳明东路、二七北路、南京西路,绕回医院门口,掐着时间转了一个大圈之后才接到她回家。张银娇说,附近也没有显眼的公共停车场,开车转圈是不得已。
调查
停车位缺口40万 4辆车抢1个车位
为什么车难停?据了解,南昌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了60万(不含上外地牌照的本地车辆),停车位约18万个,其中临时泊位1.2万个左右,算下来平均4辆车抢一个车位,停车位缺口达40万个,车辆拥有量与停车位的比例严重失调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
那么,南昌市应该有多少车位才算合理?南昌市交通部门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在发达国家,车辆拥有量与停车位的比例约为1∶1,南昌离这个标准显然还有很大差距。“按照60万辆的机动车保有量,应该说有60万个就够用了,但是,汽车晚上停在家里,白天停在单位,因此一辆车至少应该有两个停车位,实际上我们的城市是远远做不到的。”他认为,一辆车配套1.5个停车位,总体上就能满足需要,而公共停车位至少应该占总停车位的20%左右,才能满足车辆临时停放的需要。
“几年前相关部门曾出台规定,要求每个区一年增设1个停车场,但在寸土寸金的南昌老城区开辟出新的停车场,并不是件易事。”该专家坦言,例如车位最为紧张的东湖区,此次也是为了“七城会”才在上凤凰坡增加了一个停车场。
其他三辆车该往哪停?这个问题,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道路改造后城区车位消失不少
实际上,近期反映南昌城区一些主要交通要道找不到临时停车泊位的市民越来越多。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以来,不少以往车主和司机熟知的临时停车泊位悄无声息地“白改黑”了,开着车转圈找位停的现象常有发生。
除了八一大道省中医院门口和红谷滩怡园路上的临时停车泊位不见踪影外,记者还看到,叠山路南昌供电公司门口原先一排车位在道路改造后也销声匿迹,位于船山路和中山路交界处南昌邮卡币市场外的临时停车泊位减少一半左右,中山路招商银行门口仅剩孤零零的两个车位,广场南路85个停车泊位全面取消,系马桩则是全线禁止停车。“临时停靠几分钟就接到罚单,现在开车出门办事越来越不方便了。”采访中,这样的抱怨不绝于耳。
据记者了解到,今年城区48条道路进行改造后,有关部门对路面的临时停车泊位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设置,主要是取消了一些路段的车位,减少的具体数据目前正在统计中。
交警:“七城会”开幕在即处罚力度加大
对于最近停车罚单增多的现象,南昌东湖交警大队民警表示,“七城会”开幕在即,对机动车违章的处罚力度确实加大了,片区交警开罚单的频率也在提高。
“感觉就像是个陷阱,车位取消了没人告知,虽然树下有个告示牌,但谁会突然注意这个。”交了罚款后俞先生觉得很冤,他觉得车位突然取消了,交警应该先警告一下车主,而不是立即就开罚单。
有车主认为:“车终归要停在住所周边的,可车位确实很少,有些地方又不知道能不能停,往往交警只管开罚单,罚完就算了,下次停在同一位置依然被贴罚单,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他们提出,交警在开罚单的同时,是不是应该良性引导机动车规范停泊,而不是一罚了之、以罚代管。
■首席记者黄培红、记者袁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