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作者:邹靓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6日
9月5日,一则“传温州信用挤兑涉案几十亿,再现中国式金融危机信号?”的消息引来众多市场眼球,虽然该消息随即在微博里被原作者删除,但对于温州民间资金链断裂的担忧却已悄然蔓延。
记者多方采访获悉,因资金拆借链条过长,温州以担保业为代表的民间金融风险仍在上升,且近期风险暴露案例有增多的趋势。不过银行业目前运行相当平稳,虽有部分信贷资金流入民间,但风险尚在可控范围。
正规金融运行平稳
今年以来,素有民间金融风向标之称的温州频频曝出企业主、担保公司出逃事件。一时间,游离于正规金融之外的民间借贷,被视作金融稳定发展的一大隐患。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在最新发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中称,民间借贷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民营企业业主和普通家庭的闲置资金等。但也有部分资金来自银行信贷,主要通过个人贷款的渠道间接流入了民间借贷市场。
接近监管部门人士透露,虽然已有部分信贷资金流入民间,但目前尚在风险可控阶段。从今年的货币信贷数据来看,可确保银行业运行平稳,民间金融风险事件不会波及正常的金融秩序。
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的货币信贷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温州市各项存款余额为7234.96亿元,比年初新增728.19亿元,同比增长24.5%,增量跃居历史同期首位。上半年,温州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新增1174.18亿元,同比多增469.81亿元。
“今年年初开始就有大批温州炒房客抛盘回笼资金,是上半年温州市存款增长最主要的因素,现在银行系统的资金非常充裕。”知情人士称,鉴于对民间借贷风险事件波及银行资产质量的考虑,商业银行对房产抵押类贷款的贷款成数已普遍由七成降低为五成,对可疑企业信贷资金也采取提前催收的方式进行资产保全。
担保业风险还在放大
当前最棘手的是,民间资金链风险未可知且仍在放大。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