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央行公布了最新的信贷数据,其中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为3359亿元,环比下降77%,为2009年以来最低。中欧新蓝筹基金经理刘杰文认为,7月份新增贷款虽然较上月有明显下降,但仍然远高于往年7月的历史水平。从目前的统计来看,银行业净息差会在2、3季度见底,这个拖累银行净利润下降的最主要因素将戛然而止,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银行业有望率先复苏。
央行最新的信贷数据同时显示,截至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38.1万亿元,同比增加33.9%,今年前7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73万亿元,同比多增4.89万亿元,从绝对量来看,中长期贷款是新增信贷主要类型。刘杰文认为,考虑到今年下半年经济复苏将继续刺激投资与贷款需求,以及上半年投资项目的后续贷款需求,预计8月以后新增信贷将继续波动中回落,但贷款增速将超出往年平均水平,全年新增贷款有望超过9万亿。
此外,央行数据统计,上半年票据融资增加1.7万亿元,仅一季度就增加了1.48万亿元。随着银监会加强对于票据融资的监管,票据融资的高增长态势放缓,7月份更是出现负增长。刘杰文表示,前期发放的大量票据融资将陆续到期,预计票据将会置换为收益率较高的中长期贷款,这将有助于整体贷款收益率及银行经营业绩提升。
而在存款方面,今年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企业存款活期化。2月份以来(除4月),活期存款增幅均在20%以上。刘杰文认为,银行存款活期化可降低银行利息支出成本,加之今年以来银行业贷存比逐渐提升以及贷款结构明显改善,银行业净息差有望在下半年反弹。刘杰文认为,考虑到净利息收入进入上升通道,资产质量预期改善,可以期待银行业率先复苏,走出漂亮的成长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