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16日
2009年行将过半,寿险双巨头分红险回报率的红盖头终于揭开。
按本报记者从市场一线获得的消息,受制于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大跌,国内分红险巨头中国人寿 (601628.SH,2628.HK)上一年度的分红政策恢复平和,其分红险持有人所获得的回报率依产品不同,约在3.5%-3.6%间(含约2.5%的预定利率,下同)。相比之下,2009年以来各条业务线均发动猛攻的平安人寿则超越市场预期,给出了约4.5%-5%的高额回报水平。
分红险投资回报的情况,取决于保险公司实际投资效率,但在投资市场表现大抵相同的这两大寿险巨头,分红险投资回报竟出现如此大的差异,令人错愕。
实际上,导致这一事实的谜底却也简单——在分红险的会计年度上,两公司有着不同的规定。
中国人寿3.5%-3.6%的背后,是2008年度中国A股65.40%的巨幅跳水;而平安人寿的4.5%-5%,则隐含了2008年10月中国A股见底以来连续7个月的反弹成绩。
在2009年上半年中国寿险承保市场拼抢中,锐意扩张的平安人寿与力推结构调整的中国人寿形成鲜明的跷跷板情势。而如此错位而生的回报率,则将可能为两间巨头下半场的争夺更显迷离。
国寿放弃自有资本贴补
近日,国内各家经营分红险业务的寿险公司,均在业务渠道发布最新分红险回报率水平。
作为这一市场的龙头,中国人寿的回报率数字并未如2008年般惊艳全场,而是与其2008年年报中透露的蛛丝马迹相仿——按不同的产品略有不同,多数集中在3.5%-3.6%附近,最多不超过4%。而在上年,中国人寿为分红险客户回馈的这一比例接近8%。
两年之间的迥异,主要来自国内权益类市场的变脸。
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作为分红险账户影子表现的中国人寿总投资收益率指标,在2008年降至3.40%,不但分别大幅低于2006年的7.97%和2007年的10.24%,甚至低于同样股市不景的2005年时的3.80%。
曾经,作为迎战“两鸿”给付高峰以及趁资本市场回调之际扩大战果的重要策略,中国人寿对投资收益丰厚的2007年,给出了近8%的回报水平,并在2008年春节前后便高调向市场推出。然而行至如今,这宗一年前的“激进”策略却给公司带来了分红险回报率“分母”增大的后果。
年报显示,中国人寿长期寿险合同的准备金数目已由2007年的6113.91亿元急涨至2008年的7691.21亿元,涨幅高达25.80%,首要因素便是分红险的带动。
按中国人寿2008年年报,其未宣告红利总额为188.83亿元,与该公司约5000亿元分红寿险责任准备金的比例仅为不足3.7%。
于是,在静待2008年该公司分红险回报率揭晓的时日中,已经有人在猜测该公司会为了保证保单吸引力,动用自有资本金去贴补分红特别储备(即当年分红特储为负值)。在上一轮熊市中,这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权宜之计曾经被中国的寿险业中普遍采用。
然而,上市多年的中国人寿却最终没有这么干,最后出炉的不超过4%的分红回报显得清清白白。
平安的“错位”会计年度
相比之下,平安人寿给出的分红险回报异常丰厚,达到了4.5%-5%的水平。
作为体现保险公司投资水平的标尺,平安人寿高过对手的慷慨,并非来自其特别出众的投资能力,而是与中国人寿不同的会计年度。
按该公司市场部门向本报的书面回复,“一般来讲,企业在12月31日会计核算开始后,要到次年的3月底才能最终将财务账目核算完毕并交付审计,因此红利的分配是有时滞的。我们在会计年度末开始核算分红业务的整体盈利情况,提出并确定最终的红利分配方案,做好相应的分配准备工作,并向保监会备案,该红利分配方案在6月1日启用,适用一年的时间(即6月1日至次年的5月31日)。”
换言之,平安人寿分红险回报接近5%,并非意味着2008年资本市场的超常表现,而是与中国人寿不同的投资时间区间,即2008年6月-2009年5月。
相比之下,随着中国A股2008年10月末见底并反弹至今,决定平安分红险回报率的12个月,权益类市场的情况要好得多。对于中国人寿而言,在其2008年分红险会计年度中,上证指数跌幅深达65.39%;而平安人寿2008年分红险会计年度,跌幅却只有23.31%。
更为重要的是,平安人寿的会计年度中包含了A股反弹以来的7个月,此期间上证指数急涨58.14%。此前,其母公司中国平安(02318.HK,601318.SH)副首席投资官陈德贤接受本报采访时坦言抓住反弹机会,分别于2009年1、2月杀入A股及H股。
按该公司季报,仅2009年首季,其投资收益便达78.16亿元,较2008年同期增长82.66%,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更从2008年同期的118.77亿元浮亏,转为34.57亿元浮盈。
这一切,都成为助推平安人寿分红险回报率走高的关键。
分红险暗战揭幕?
在得知平安人寿远远超越竞争对手的分红险回报水平时,多位与记者交流的业内人士的第一反应均不意外,认为这与其2009年以来与万能寿险领域惯行的激进策略一脉相承。
但如前所述,在不同会计年度背景下产生的两个回报率水平并无太大可比之处,凭借反弹中的大获斩益,平安人寿亦无须为此贴补珍贵的资本金。
此外,平安人寿在对本报的书面回复中强调,“自平安开展分红保险业务以来,就一直按此时间进行分红分配”,从而否认了为此“特别做账”的可能。
然而,回复也表示“我公司2008年的分红水平符合市场预期,对分红产品的销售有着较好的提升作用”,这似乎又为其市场中进一步的激进扩张埋下伏笔。
2008年下半年以来,远远高过对手的万能寿险结算利率,成为平安人寿在市场中多间寿险公司收缩战线时攻城略地的利器。直到最近,平安人寿发布的2009年5月个人万能寿险利率更高达4.75%,较同期中国人寿瑞安/瑞翔/瑞丰三款个人万能寿险产品3.85%的结算利率高出90bps。
事实上,当市场对平安人寿的目光更多的集中在万能寿险上时,作为看家产品的分红险同样也在其收入结构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平安2007年、2008年年报显示,平安人寿分红险保费收入分别为304.11亿元和374.33亿元,分别占当年寿险业务保费收入的38.36%和36.57%,甚至高过万能险的地位(2007年、2008年的收入分别为214.53亿元和338.70亿元)。
“包括万能、分红在内的多个险种都是公司的主力险种,下半年,分红及万能仍将是我公司的主力险种。”平安人寿表示。
由此,曾经在2008年发生的“国寿主打分红、平安力挺万能”的清晰差异化市场竞争策略,在刚刚出炉的上述两组数字面前变得混沌。
中国人寿发布的2008年回报率水平,与当前3.6%的5年期存款利率已经几乎持平。尽管对于新客户而言,2009年的实际投资成绩方是一年后其真正的回报,但毫无疑问,该公司分红险保单的吸引力已经优势不再。
对于牛市过后的尴尬,中国人寿似乎已有预见。在业务结构进一步深化调整的同时,该公司已经在2009年开始,悄然放弃了以往5年期为主导的产品,转而力推保险期限6年或9年的“鸿富”产品,似乎在扭转客户对回报率的硬性比较。
随着2009年棋至中盘,激进的平安与调整的国寿似乎已定下全年主调。按本报获得的最新业绩快报,在“红五月”中,平安人寿收获保费约107亿元,再度录得单月同比两位数的增幅,2009年以来的增长维持在36%以上;而中国人寿该月的保费收入仅为227亿元,略低于去年同期(234.87亿元),从而使得其2009年以来的规模负增长幅度进一步加大(约1.85%)。
显然,如今分红险回报率的分野,或将使这一成长分化进一步升级。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