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信贷增速大幅减缓后,随着政府投资项目的日益减少,市场预计下半年股份制银行将接过国有银行的“接力棒”,成为放贷生力军。一个尴尬的事实是,随着上半年大量信贷投放,股份制银行资本充足率大幅下降。在监管部门对银行资本金要求严格的背景下,资本金成为制约股份制银行信贷投放的关键因素。
资本压力大
“去年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为9.07%,今年一季度下降到8.72%,二季度将更低。各银行资本管理风险在加大,筹资难度和成本也将加大。”招商银行(下称“招行”)行长马蔚华在“2009全国股份制银行行长联席会议”上演讲时如此描述银行面临的资本金压力。
事实亦是如此。去年末共有6家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低于12%,分别是华夏银行 、招商银行、兴业银行 、民生银行 、浦发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后三家低于10%。银监会统计显示,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从年初的12%、9.9%降至11.3%、9.2%。
上半年,中信银行以约3000亿元的信贷增量位居股份制银行首位。在会后接受CBN采访时,该行行长陈小宪称,该行较快的信贷增速是由于去年进行过定向增发,资本相对充裕。
“宏观政策并未发生变化,也无监管部门要求我们作何改变,我相信每家银行下半年如果有不同措施,也是根据各家银行面临的不同状况所为。有多少资本放多少贷款,不会有超出银监部门政策的部分。”陈小宪表示。
对于下半年信贷政策与规模,陈小宪表示,中信银行并无“收缩”及“控制”之说,将按资本行事。
与会部分银行行长均表示,政策不存在“调整”之说,尽管银行信贷规模总体倾向于收紧,但急刹车式的大起大落不会出现。银行融资忙
与此同时,各股份制银行均为募集资金竭尽所能。
上周五,招商银行披露将进行A股和H股配股,总融资额为150亿~180亿元。这一消息让马蔚华成为媒体焦点,马蔚华称,“所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
马蔚华在媒体见面会上解释称:“监管当局法定要求仍是核心资本充足率高于4%,资本充足率高于8%。招行虽然远高于这一标准,但与国内外同业仍有差距,且银监会对资本充足率越来越关注,市场亦对招行融资抱有预期与期望。”
马蔚华表示,融资成功后招行可提高资本充足率1~2个百分点,可满足监管部门要求和市场期望。所筹资金还会用于国内外网点增设及员工培训,不包括海外并购。
忙于融资的不止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副行长刘信义在回答CBN提问时称,董事会已通过定向增发计划,正在积极准备。
华夏银行行长樊大志表示,去年华夏银行已进行过定向增发,且获准在适当时机发行次级债,为明后年发展作准备。他还表示,听说过监管部门可能调整银行资本的市场传闻,但未收到正式政策通知。如果政策调整,华夏银行会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浙商银行近日已完成40亿元增资扩股,并发行次级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