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不出预料,7月新增贷款仅增加3559亿元,货币供应高位趋稳的迹象已经比较明显。
央行发布的7月信贷数据中,M1的变化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该指标延续前几个月的上升势头,7月同比上涨26.37%,比上月末高1.6个百分点。M1增速预示的是存款活期化的程度。维持高位的M1增速缘于实体经济好转和股市财富效应吸引居民储蓄外流。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7.3万亿元,同比增长28.42%,增幅比上年末高10.6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9.59万亿元,同比增长26.37%,比上月末高1.6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42万亿元,同比增长11.59%。1-7月份净投放现金25亿元,同比少投放541亿元。
“预计第三季M1增速继续小幅上升,可能在10月到达峰值。”华宝信托宏观分析师聂文预计。聂文表示,M1增速较上月上升,说明存款活期化形势仍在继续,一是因为实体经济的好转,二是股市上涨吸引居民储蓄外流。
1-7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7.73万亿元,同比多增4.89万亿元。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559亿元。从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贷款增加236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7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887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119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58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509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982亿元。7月末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为3064亿美元,同比增长12.33%,当月外汇各项贷款增加110亿美元。